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 第二百五十六章 该换我辈掌灯了
还是一心写自己那本实用之书。

    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天工开物》还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里面还有许多宋应星亲手所画之图,栩栩如生。

    这本书不仅仅涉及到了衣食住行等方面,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书总共分为三大卷,十八小卷。

    以乃粒篇作为开篇,以珠玉篇作为收尾。

    有着“贵五谷而贱金玉”之意。

    也正因此,在制作这一期时,才会选择以袁爷爷和宋应星作为古今之呼应。

    书成之日,兄长与老友在一旁见证。

    兄长道:“不作溢美之词,不作浮夸文章!”

    老友道:“书中要包罗先人之智慧!”

    宋应星道:“书中要囊括今世之技艺!”

    然后,三人齐声高昂,用力一挥衣袖,道:“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对于考生来说,这是无用之书。

    可对于另外一些人呢?

    这是一本无比实用的神作啊!

    老年宋应星坐在骆墨身旁,开始叙述起了兄长与老友一一离自己而去,兄长更是在前朝覆灭之时,自尽随前朝而去。

    整个节目,每个舞台之间,都有构架住桥梁。

    只见一道光桥上,出现了已经离世的二人,他们与老年宋应星站于桥的两端高声对话。

    “你老了……..”

    “瞧你这样子,肯定又下田去了吧?”

    一句又一句的交流,两位已故之人朝着宋应星道了一声:“贤弟!保重!”

    三人站在光桥两端,遥相对拜。

    等人三人起身,已逝的兄长与老友齐齐转身,即将消失在光桥上之时,那个已满头白发,卷着裤腿,穿着破旧的草鞋,腰都已经无法挺直,真如田间老农一般的宋应星道:

    “兄长!伯聚兄!”

    “应星………想你们。”

    二人大笑,消失于光桥之上。

    接下来,有了一段转换情绪的情节,然后,骆墨便带着老年宋应星走上了光桥,给他介绍今人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他看到了高铁,看到了飞机,看到了潜艇。

    弹幕中,有观众留言道:“像极了小孩子向家长展示自己的得意作品。”

    宋应星带着一脸的期待与好奇,通过光桥,走到了袁爷爷的那片稻田。

    他看着稻田里的水稻,双眸立刻圆睁,穿着草鞋的驼背老人开始快步向前,走到水稻旁看个不停。

    这里的水稻,比他青年时期于田间发现的那株,还要高,还要大,颗粒还要饱满!

    骆墨对他介绍道:“这是一位姓袁的科学家,他研究出来的高产水稻。”

    “您现在看的这块田,应该是第三代水稻,双季稻。”

    “目前正在努力突破亩产……..3000斤!”

    宋应星一脸震惊,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道:“三千斤!?”

    “我们那个时候亩产五六百斤就已经算高产了!”

    “这位姓袁的科学家,真了不起。”他感慨道。

    这个时候,负责饰演袁老的话剧演员出现了。

    只不过他的头发已从先前的乌黑,变为了如今的花白。

    “袁老师,您慢点走,您昨天刚领了奖,今天怎么就下田。”学生道。

    “我们是扎根在田里的人,我最惦记的,是我的超级稻。”身形瘦削的袁老道。

    骆墨拉着宋应星,道:“这就是袁老先生。”

    他走过去,鞠躬道:“袁院士您好,打扰您了。”

    “小骆。”袁老笑着走来和他轻轻握手。

    旁边的学生道:“呀,你们这是在录节目吧?”

    骆墨笑着道:“对,我们在录一档叫《典籍里的中国》的节目,现在正在录第二期《天工开物》。”

    袁老看了一眼同样白发苍苍的宋应星,问道:“您饰演的是?”

    “宋应星先生。”骆墨帮忙答复,并道:“呃,您就当他是演员吧。”

    “宋应星好啊,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科学家。”袁老感慨道。

    说着,他伸出右手想要握手,宋应星则本能的抬起双掌,想要作揖。

    两位伟大的老人皆愣住了。

    ——惺惺相惜。

    当二人四手相握的一刻,很多网友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无比动容。

    “期期哭!期期哭!我一个大老爷们每期都哭!”

    “看得我头皮发麻!”

    宋应星眼眶发红。

    “您怎么啦?”袁老关心道。

    宋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