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修真小说 > 天元仙记 > 第七百零七章 分歧
北联军若攻破清海,进入内陆,损失最大便是他们,甚至有存亡之危,是以态度坚决的反对。

    彭玄茂话音方落,下方一名须发皆白老者道:“于道友的话不无道理,为大局计,我认为应该放弃清海的守备,否则增兵举措将毫无意义,以牧北草原之广阔,比之我青州更为幅员辽阔,牧北妖魔在彼处盘踞多年,势力雄盛。”

    “加之近来又占据我们经营的三郡之地,更得到牧北各方势力的支持,我们增兵,他们也增兵,若仍将主战场放在清海,未见其利,而且几乎可以预见像苍云岛及千沙岛之类的事还会发生。”

    说话之人,须发皆白,慈眉善目,乃形意派掌教丰玉良。

    镜月宗掌教彭玄茂开口道:“丰道友此言差了,苍云岛和千沙岛之惨痛教训,主要是指挥不力因素,方才于道友也说了,若是立时撤离,根本不会有太大损失。”

    “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伤亡,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不应该坚守此两岛,或者说不该派重兵守备此二岛,而不是应退守内陆。”

    “现今我们已失去了这两个岛,可将重兵防卫在天渊岛一带,其周测岛屿众多,连成一线,排列紧密,不会再出现像苍云岛和千沙岛救援不及的情况,料来足以抵御牧北妖魔攻袭。”

    “如果能够在清海将牧北妖魔阻隔,又何必一定要在内陆进行防卫?需知一旦将它们放入内陆,那可就是猛虎入山林,后患无穷。”

    “且不说辖地的修行资源会被大肆掠夺,单说那些被魔宗占领区域的修行家族和商会势力会不会倒向他们,光这一点代价就十分沉重。因此我不同意放弃清海,退守内陆。”

    太极宗掌教马元明道:“于道友之言是为大局,清海地形不适合我等展开防卫部署是显而易见的,若一定要坚守清海,导致同盟修士大规模伤亡,届时再退守内陆也没有足够力量了与其抗衡了,反而造成更多损伤。”

    “与其如此,不若直接放弃清海,将重兵集结于东莱郡前线,此以退为进之方略。”

    “牧北妖魔攻占清海后,同样会遇到补给线过长以及分兵置守等等诸多问题,只要我们牢牢守住海岸线,届时我们反而掌握主动权,想出击便出击。”

    …………

    屋室内泾渭分明的划分成了两个阵营。

    除镜月宗外,其它五郡的玄门大派皆将矛头直指任伯达和其身后的太玄宗。

    这显然不是临时达成的一致意见,而是早就商议好的,因此混元掌教于时明才公然发难。

    只不过他们提出撤离清海的要求侵犯了东莱郡玄门的利益,是以遭到东莱郡镜月宗的反对。

    由于四大宗门的掣肘,规定每个郡只能拥有一个顶级玄门,三个甲级玄门,每个县三个乙级玄门,每个城三个丙级玄门,并分化了相应势力范围,数百万年下来,天下玄门格局已然坚如磐石。

    在玄门掌控的各州,每个郡的顶级玄门负责整个郡的各项资源调配,实际上就是当地的诸侯,其他的玄门基本都看他们眼色行事。

    太玄宗虽然名义上是执青州玄门牛耳,然而真正的控制权是掌握在这些当地顶级玄门手中,特别是太玄宗经历巨变,实力衰弱之后,这些宗门的态度也在潜移默化发生着改变。

    这种微妙的变化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就好比混元宗掌教于时明敢在这种场合公开发难,矛头直指太玄宗,若是在几万年前,太玄宗未曾衰落之时是基本不可能的。

    眼见几人意见发生分歧,陷入争执,上官承渊打破沉默开口道:“诸位道友且听我一言,世间之事,有大有小,有轻有重,在于如何取舍而已。”

    “方才诸位所述之建议我已知悉,所言不无道理,然而一旦放弃清海,退守内陆,则意味着我们失去了最后一道防线。”

    “妖魔一旦攻入内陆,损失和后果难以估量,非但是修行资源上的损失,更为严重的可能是声名上的影响。”

    “若我们不能在清海将牧北妖魔击退,其他人会怎么看待我们,那些商会,修行世家,其他州郡的玄门等各方势力,都会觉得我们力量孱弱。”

    “到时候难免有一些蠢蠢欲动,心怀不轨之徒兴风作浪,兖州便是前车之鉴,诸位难道愿意青州成为第二个兖州吗?”

    “这么多年青州太平无事,繁荣发展,有赖于诸位同心协作,上下一心,而诸位以及身后的各自宗门也是这繁荣青州最大受益者。”

    “我方才所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绝不仅仅是一句空话,而是我和诸位当下的处境,我们是一艘船上的渡客,如果不能同心齐力,都只抱着事不关己的心态,我可以断言,在场的诸位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后悔。”

    “果真使青州步了兖州的后尘,受损的恐怕就不仅仅是东莱郡的宗门了吧!”

    “我想诸位没有人愿意青州到这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