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起航1992 > 第927章 华腾集团太厉害了
改进方案,全新设计的d-30kp-3……因为改动太大,我们都觉得这个发动机已经不能再叫d-30kp-2了,而应该叫做d-30kp-3……的最大地面推力接近140千牛,涵道比从之前的2.24提升到3.62,起飞油耗从之前的0.51kg/(dan*h降低到了0.404kg/(dan*h,巡航油耗要从之前的0.71kg/(dan*h降低到了0.643kg/(dan*h,此外噪音水平、大修间隔和整体寿命也提升了不少……”

    “……”

    张的话还没说完,刘专家的眼睛都瞪圆了,他颤声道:“张总,这种事情您可不能开玩笑。”

    张肯定的点头:“这种事情我当然不可能开玩笑。”

    “好吧,”刘专家挠挠头,说道:“但是张总,我还是无法理解,你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也不怪刘专家会这么想,因为这听上去确实是不大可能,要知道,想要对一款航空发动机进行优化,那是多么困难的事啊,就以咱们国家装机量最多的一型航空发动机:涡喷-7为例,虽然这些年来一直在持续不断的进行改进,但每一次的改进都只能用“小步快跑”来形容,怎么可能有这么大幅度的性能提升?

    而且还是推力、油耗水平、寿命乃至噪音水平等几乎全方位、全维度的提升?

    在刘专家看来,如果航空发动机这么容易研制,那国家养着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意义?我们这些人干脆集体去跳河算了。

    张倒是没想到刘专家居然能这么痛快的认错,有些惊讶,但更多的却是佩服,他点头道:“我非常理解您的想法,这听上去确实是挺不可思议的,因为这确实很难,但话说回来,如果您站在谢尔盖·伊佐托夫先生的位置,您还觉得这个发动机的改进工作很难吗?就像是站在大学教授的角度,他会认为高中数学很难吗?那不是有手就能解?”

    “……”

    刘专家闻言,瞠目结舌,好半天说不出话来:是啊,对于大学数学教授而言,高中那不是有手就行?

    看着瞠目结舌的刘专家,张的心里忍不住笑了起来。

    说起来,其实连张都没想到自家这么快就进化到了“d-30kp-3”阶段,原本他也觉得华腾工业集团怎么着也要先通过对d-30kp-2的大修积累一些经验,然后开始尝试着对d-30kp-2进行仿制,等到用10年的时间完全掌握d-30kp-2的生产制造技术之后,才可以尝试进军“d-30kp-3”阶段,但现实就是这么神奇,在“d-30kp-2大修”项目启动后,谢尔盖·伊佐托夫听张说起了他的“从d-30kp-2到d-30kp-3”的设想之后,直接大手一挥,表示:“这么麻烦?费那个事干嘛,我对d-30kp-2很熟,交给我吧,咱们直接搞你说的这个d-30kp-3。”

    然后,张就惊奇的看到谢尔盖·伊佐托夫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拿出了初步的方案,在得到集团董事会的批准之后正式启动了“d-30kp-3”的研制计划,再次用了半年的时间完成了所有的设计工作,整个过程顺利的一塌糊涂。

    很惊讶是吧?

    觉得这事儿顺利的就像是狗血都市小说?

    但实际上原本历史时空当中d-30kp-3的研制工作,确实就是这么轻松:2003年,生产d-30kp-2的大毛“留里卡-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提出了改进型d-30kp-3“纤夫”发动机的研发计划。

    因为是在对机型的改进而非研发全新的机型,所以整个项目进行的非常顺利,而整个项目最大的最大改进是把原有d-30kp-2原本笨重的三级风扇改为全新设计的单级风扇,使得发动机涵道比从2.24左右增加到了3.62。

    整个改进项目,除了将发动机的推力从d-30kp-2的125千牛增加到接近140千牛之外,噪声和耗油率显著降低,大修间隔也进一步延长,相比于原来的d-30kp-2,发动机的大修的间隔延长1.2倍,而其价格却只比d-30kp-2贵20%左右,尤其是飞行时的噪音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标准,同时,发动机的耗油量也可降低18%。

    而留里卡-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对d-30kp-3的改进过程中最牛的一点在于,该型发动机使用了d-30kp-2的75%的零件,这也就意味着老款的d-30kp-2完全通过改装的方式将自身升级为d-30kp-3,事实上也确实是可以这么做,改装成本为84万米元(2005年)。

    整个“纤夫”项目从2003年开始,到2005年春季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地面测试,可想而知整个设计阶段才用了多长时间。

    而华腾工业集团有谢尔盖·伊佐托夫以及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等这些前苏联最优秀的航空发动机人才在手,再加上张这些年来不断的从大毛家各个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