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顽贼 > 第一百八十四章 长命女
恼火,自己明明已经非常克制募兵了,最后还是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这条路。

    这条军队被口粮催促的道路。

    “你不能把兵屯在一个地方,必须要分开。”

    刘承祖在这方面有不同的经验,他的人向来是分散的,总人数不少,但粮食压力一直很小,但说着他自己也笑了,道:“但分着分着可能自己就没兵了。”

    这事特别逗,刘承祖甚至都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只觉得身边最大的吸血鬼是弟弟。

    而且这吸血鬼就是他养大的。

    小狮子一直为家庭付出很多,所以从最早吸引官军火力开始,刘承祖就一直在幕后为狮子营提供新血。

    先是把高显那批老兵送出去,然后是承运,再然后是刘国能,最后是杨彦昌。

    想想去年,有那么两三个月,刘承祖一度成为延安府城附近最大的农民军盟主,张天琳、王和尚、李万庆、刘国能、杨彦昌等人齐聚麾下听他调遣。

    但他一直不反对给狮子营输血,要兵出兵、要人出人。

    输着输着,这些曾跟他合兵的老兄弟们都成了狮子营的二线部队。

    直接把二弟养成陕西最强大的反贼头子。

    现在刘承祖的本部只剩千把号人,其中还有不少是新招募的流民。

    刘承宗道:“我也在考虑这事,如今狮子营已经是众矢之的,朝廷一旦两省联治,到时取粮没这么简单。”

    “所以我想趁着现在,派人去庆阳、渭北取粮,固原的杨总督不知兵,原先镇守韩城的洪承畴倒是个知兵的,但他去了延绥镇,这两个地方都很安。”

    “但这绝非长久之计,朝廷在陕西剿我,我就要占住陕山交界;朝廷在陕西山西二省联治,就需跳到第三省,可眼下哪儿有第三省?”

    与陕北相邻的省份就山西一个。

    刘承祖深吸口气,叹出长长的鼻息,道:“其实杨先生与父亲也想过此事,他们提到过几个方向,没跟你说是因为我觉得有几个短时间办不成,有个能办成的,你又不会采纳。”

    不会采纳?

    刘承宗偏头问道:“兄长说说那个不会采纳的。”

    “往西走,狮子营兵力充足、战力也强,西边固原缺兵,挡不住你;临洮情况也差不多,甘肃更是个四面皆敌的倒霉地方,你不惹他们,他们不会动你。”

    刘承祖说罢,接着朝西指了指:“一路冲到青海去,霸了海鞑子的地方休养生息,静待时局有变。”

    青海那边是土默特部的地盘,东边和北边是甘肃镇、南边是乌斯藏。

    这么说吧,在陕北,但凡脑洞没大到一定程度都提不出这事。

    刘承宗都听蒙了:“这谁出的主意?”

    “杨先生呗,杨先生说那有王气,但凡早俩月都不会往那想,但现在狮子营确实有打过去的能耐了,聚万余人马迁徙过去,要人才有人才、要将领有将领,去那大事可能办不了,但你僭号称王,设个刘家朝廷未尝不可。”

    就这兵力就僭号称王了?

    但刘承宗仔细琢磨琢磨,还确实有这可能。

    他手下这些边兵,到现在打边兵的经验还谈不上人人都有,但打蒙古人的经验,恐怕个个都不少。

    老对手,太熟悉了。

    但这事简直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

    月光下刘承宗的表情极为奇怪,思索一会道:“这主意我不好说。”

    刘承祖点头道:“我刚听到的时候跟你反应一样,你说它办不成?能办成,而且好处还不少,背靠甘肃,一面招募甘肃逃兵,一面和蒙古人打,朝廷会源源不断给甘肃增兵,甘肃会源源不断产生逃兵。”

    “而且我听说那边没旱,但最大的缺点、我觉得你不会采纳的原因,也是那能干成一番大事。”

    刘承祖道:“那也只能干一番大事,建个小朝廷,再多的就不可能了,甚至待到中原有变,没准都收不到消息。”

    刘承宗眨眨眼,这对他不是问题啊!

    中原啥时候有变,他知道啊。

    尽管不知道确切年份,但崇祯十年以后就是定鼎天下的时机了。

    可即便这样,这个计划依然还是挺离谱的。

    跑那么远,基本上就退出中原争霸了。

    这让他对兄长所说其他几个短时间不靠谱的方向产生了浓厚兴趣。

    跑到青海都不算离谱了,那啥算离谱?

    他问道:“哥,你说那另外几个方向是啥?也说出来让我听听吧。”

    “杨先生一共提出了三个方向。”

    刘承祖摊手数着道:“第一个,也是最有可能达成的,是我刚才说的青海。”

    “第二个,是先占汉中,再进成都,也是个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