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顽贼 > 第二百四十二章 书院
番打听,以他如今的人力状况,情况还比较乐观。

    这边的田土分川水地、浅山地、脑山地三种,川水地自然最好,海拔低、气温高、灌溉足,产量自然也大。

    脑山地则刚好反过来。

    经过丈量,这周围适宜修渠灌溉的田地可分为三个三角区域,西北两处、南边一处,都是川间平地,需修大渠三条、支渠十二条,可灌溉周围田地两万七千余亩。

    而在山上,则有浅山地六万余亩、脑山地八万余亩,这些地方种粮,亩产还不如陕北。

    经过林蔚计算,招募流民山民前来耕种土地,留够百姓生活所需,第一年交上来的粮大概够军队解决二十五分之一的粮草。

    后续就要看贸易集镇的发展,若能把田地部开垦利用,大概能解决二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也就是说最多,他们能在这收不到两万石粮。

    此时此刻,刘承宗恍然大悟。

    为啥拉尊的添巴是十分之一,因为很多山田,给百姓留下生活必须的口粮之后,能收上来的也就比十分之一多一点。

    而且还已经是重税了。

    不过刘狮子对俱尔湾的前途发展非常乐观,本身就不可能指望一个俱尔湾养活近两万军队。

    西宁也帮不上什么忙,尽管那边有足够大的市场,每年市场上有一万石粮食可供出售,农力仍有剩余。

    今年河湟谷地的百姓多种粮,市场上最后出现的粮食差不多能供给大哥那三千人。

    他的兵一年需要七百斤粮食,这里能养活两千个人。

    但光匠人就一千多,只留下匠人在这,早晚要被抢劫,所以俱尔湾至少要再驻扎一千军队。

    所以他规划了一城三堡十二墩台的防御体系,造了版筑器具,准备夯土建堡。

    尽管在规划中存在城池,但城池的需要并不迫切,主要是药水河向南的堡垒。

    刘承宗准备了很久的违章建筑,终于派上了用场。

    他打算让林蔚先在南边十五里扼住药水河的山沟筑堡,那是个风水宝地,河谷道仅有二百步宽。

    只要在那修起一座堡子,所有从小河套过来的人,经过河谷都在抬枪火炮的射程范围之内。

    几门狮子炮、二十杆抬枪,驻扎个二三百人,就能守住俱尔湾的南大门。

    而至于俱尔湾,主要规划为后勤基地,有市场、工厂和营地三个区域,营地设于城内,工厂和市场设在城外。

    这是个浩大的工程,没两年办不完。

    如今营地不是问题,中军营的地窝子就差不多,即使将来有需要,也能扩建。

    城墙的需求也不迫切,如今只做个大概规划既可。

    在刘承宗的规划中,俱尔湾在将来几年甚至十几年会是整个青海的中心,再往西道路设施跟不上,又距离汉地较远,东征不利。

    他的首府只能是这里。

    所以将来真修筑城墙,可能还会占据农田,进一步扩大,可以交给林蔚慢慢修,他只负责在城内修建一座府学,作为自己的最高学府。

    “这座学校要占五十亩地,设小、中、大三院,经、算、法、文、农、工、商、医、军九科,我想让先生做山长。”

    杨鼎瑞听见刘承宗这个要求,叹了口气。

    做书院山长是个挺舒服的事,但现在书院连个砖头都没有,刘狮子只剩提要求了,这哪里是做山长,完是做工头。

    没听说哪个山长先自个盖学校的。

    但刘狮子都开口了,杨鼎瑞能有啥办法呢,他问道:“你打算西征了?”

    刘承宗点点头:“粮食上的问题,要尽早自给自足,西宁和俱尔湾能养活六千军队,剩下一万出头,去青海湖。”

    说着,刘承宗笑道:“岱青等我这五百人,等了这么长时间,总该见见他。”

    “你过去能把岱青吓死。”

    杨鼎瑞笑出一声,陈钦岱在岱青那的消息已经都传开了。

    他们都知道那个岱青是从漠北过来的,有战兵八百,漠北那边的装备可能要比被大明严重削弱的火落赤部好些,但再好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在大明好几个总兵、参将、游击养起来的狮子军面前,西北就没有装备好的部队。

    这片土地上哪个部队能做到人人有兵器、铠甲、战马、骡子?

    杨鼎瑞坐在火炕上笑道:“去吧,建府学的事就交给我,早点建学也好,收些学生将来好补充作战损失。”

    “不过我觉得没必要塞进一个府学,再建个军学不行么?”

    刘承宗摇摇头道:“我不知道,也没试过这样分科的,都试试吧,小院主管开蒙的经算,招小孩。”

    “中院主管法、文、农、工、商、医、军,招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