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顽贼 > 第二百四十八章 慕名而来
那能怎么办,他们能给人们都信的汗号,握住佛法,就能……”

    摆言本来想说,手握佛法拥有汗号就能扩大领地,但说到这他说不下去了。

    因为刘承宗嗤笑一声,打断了他:“不,你不能。”

    摆言台吉早就意识到青海的局势出现了变化,这支屯营湟水源头的汉军,能给青海甚至西北带来千变万化。

    但就目前而言,这支军队带来的震慑力还不够。

    他的目光看向对面的尕马和尚,也许他们看待这件事更有共同语言。

    这片土地从来不缺少统治者,只是每个统治者都有自己想要统治的地方,对更远大的地方鞭长莫及。

    没有人在乎头顶出现个太上皇,甚至某种程度上,地方上的土皇帝们,都在为自己寻找靠谱的太上皇。

    但这不单单与实力有关,还与决心和意志有关。

    对摆言来说,数千里外紫禁城里的大明皇帝和沈阳建都的后金天命汗都很有实力,有啥用呢?

    “汉人说,听其言观其行。”

    摆言看着刘承宗的眼睛,说道:“现在证明和尚封号管用很简单,证明和尚封号不管用很难,所以还能。”

    刘承宗没再多说。

    他学习到了新的东西。

    在陕西,他认识到统治的力量来源于生的希望。

    在青海,他认识到统治的力量也可能源于死的可能。

    出兵,削平白利王顿月多吉,比白费口舌说上七天七夜都管用。

    很快,刘承宗即将与摆言台吉组成联军南征的消息,随各地前来俱尔湾贸易的牧民,被带回四面八方的蒙古部落。

    越来越多的蒙古贵族率部慕名而来。

    人们慕的不是刘承宗的名,也不是摆言台吉的名,而是进藏后和尚们可能给他们的名。

    南下的漫长征途,对大部分只有几十个牧兵的小贵族们来说充满危险。

    但如果聚集在一起组成联军,南下的道路便畅通无阻。

    就连刘承宗都没想到,在青海这片土地上,进藏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

    越来越多的牧民部落集结在青海湖附近,使刘狮子变得格外忙碌,他每天都要会见几个新来的蒙古小首领,在陈钦岱的陪同下与其聊天,视察其兵力构成,送出几件礼物。

    说实话刘狮子从未想过,送出两只铁锅、几个木箱、一柄雁翎刀或一张毛毯,就能得到整个部落的好感。

    人们都说刘大帅是个非常阔气的人,尽管是个汉人,但和抠门儿的皇帝不一样,非常愿意随同他作战。

    以至于这样的日子过去半个月,刘狮子都已经总结出一套赠送礼物的规律,只要按照这个规律来,十个人里一个出错的都没有。

    看首领的姓氏。

    但凡姓孛儿只斤,黄金家族的后人,送两把嵌钢斧头准没错,如果再带一柄没有装具和刀鞘但打磨好的雁翎刀,就基本上好的像亲兄弟一样。

    但如果不姓孛儿只斤,是其他偏远地方的小部落头人,那就得大出血一番,送两只漆器木箱、一套价值三五两银子的银首饰,才会从他们脸上看见满意的笑容。

    规律很简单,越是黄金家族,在铁器、甲胄、兵器方面越是穷得离谱,但不太缺少祖传的精美器物。

    而其他小部落,由于没和大明打过大仗,铁器丢得少,所以基本上能维持较差的自给自足,反倒对能工巧匠制作的装饰品有很大需求。

    实际上后者才是刘狮子进青海之前,对蒙古战士的印象。

    摆言台吉的部众营养良好,个头儿也都还行,但装备上时代跨度非常大,大部分人停留在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只有少数精锐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

    其他部落的情况刚好相反,比如最近刘承宗认识了个谢二虎。

    这谢二虎隶属永谢布部,本名是叫巴儿虎什么的,被刘承宗叫做叫二虎,因为是永谢布的人,所以姓谢,叫谢二虎。

    谢二虎从前在柴达木盆地驻牧,部落里有人挖粪坑时不小心掏到了金子,引来别人觊觎,打了一架输了,就和部众带着老婆孩子二百多人跑过来寻求庇护。

    人家这个部落人少,部众也看着不是那么回事,四十四个战士,平均身高一米六,而且人均营养不良罗圈腿。

    可他们每个人都穿着硬皮甲,皮甲上还钉着铁梁、铜钉,打开箭囊,清一色的铜箭头,一个人能打摆言手下牧兵仨。

    本来刘狮子是想给一套三两银器的,但谢二虎说好几年没吃过菜了。

    狮子寻思想吃菜还不好说吗?这事好办啊!

    大军准备出征,中军营正忙着给军队准备伙食呢,督办这事的是西宁本地人马科。

    狮子大手一挥,四十斤马科优选的西宁腌菜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