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顽贼 > 第三百七十一章 三个要求


    后来他投奔了侯恂,在帐前伺候了些时日,得到赏识官复原职,在己巳之变中大展身手,战后与曹文诏功绩同等,崇祯四年又在松山、杏山接连出击,为自己挣得副总兵挂帅印的功勋。

    那一年左良玉三十二岁,把所有赏钱都拿去给为他蹲刑部大狱的邱磊保命。

    杨鹤看过昌平左部的兵,军容整肃,称得上当世精锐,但即使是那支军队,也不如此时摆在他眼前的西军。

    “老总督这话说得很有意思。”

    刘承宗看着杨鹤,从他的话里听出些别的意思,突然笑出一声,道:“朝廷在东边有事了?”

    虽是疑问,但刘狮子的语气却非常笃定,他可不觉得杨鹤那句话是想感化他,无非是朝廷在东边有了大麻烦,危机感让其有感而发罢了。

    “嗯?”

    杨鹤自觉语失,不过随后又摇头苦笑,道:“也不怕将军知道,三秦三晋之地处处流贼,辽东京畿时时受东虏之扰,山东的孔有德自称都元帅,局面大坏。”

    刘承宗缓缓摇头,不置可否,笑道:“你还是怕我知道。”

    因为杨鹤说的,都是他知道的事,他还知道大明朝廷在此之后依然能扛十一年,这些事不会让他感到意外,谈不上局面大坏。

    所以他坚定认为,一定还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才让这个礼部尚书发出无奈感慨。

    但事情对杨鹤来说并非如此,他任职三边总督时,陕西的叛乱才刚刚开始,他到京中任职,陕西的叛乱已经影响到了北直隶。

    当他重新回到陕西,闯将李自成,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所率领的农民军已经能够跟官军分庭抗礼,他在被击败后重新整军,主动袭击武安的左良玉,并将之击溃。

    尽管左部并未蒙受太大损失,但这个消息传到杨鹤的耳朵里,仍然让他感到天旋地转。

    这场仗本身并不意味着什么。

    但李自成敢打这场仗,意味着经过长达四年残酷的叛乱战争,叛军与官军的差距日渐缩小,脱颖而出的首领们已经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战法、谋求军粮的方法。

    而与之对应的是朝廷左支右绌,西北官军在围剿战争中疲于奔命,东北官军在朝廷数次应对失措后离心离德。

    这是一场漫长到看不见取胜希望的战争,对杨鹤来说,让战争进行到这个地步,本身就意味着失败。

    试问叛军兴起之初,朝廷国力最为强大,叛军势力最为薄弱,叛军做什么都错、官军做什么都对,即便如此,还是让叛军活了下来,以如今局面,朝廷还能赢吗?

    刘承宗不能理解这种感觉,他向后轻轻靠着,道:“这场仗的罪责不在我,真要说我有什么罪过,那也只是让六旬高龄的杨老爷一路辛苦奔波,老总督来见我,总不会是为了说个笑话给我听吧?”

    杨鹤皱眉道:“怎么叫说笑?”

    “效力疆场,呵。”刘承宗笑了一声,问道:“难道老总督到如今还不明白,不是我们有问题,是朝廷有问题吗?”

    刘承宗说着起身,在军帐案头取过承运交给他的报告,摔在杨鹤面前的茶案上,道:“三镇总兵大营,两万余兵出征,存粮仅两千余石,仅够十日吃用;我的兵破一百七十八家,搬回粮食四十万石!”

    杨鹤猛地抬头,一瞬间太多思绪,以至于欲言又止。

    他做过三边总督,对陕西人口如数家珍,临洮府人口不多,有十四万口、七千七百余户。

    刘承宗攻破一百七十八家,就掠得四十万石粮食,显然是抢了临洮府最富有的一百多家。

    杨鹤倒吸一口冷气,缓缓呼出,问道:“伱是专门找到这些人抢掠?”

    刘承宗重新坐下,冷哼一声,道:“不找他们找谁,平民百姓被皇上收税已经够遭罪了。”

    杨鹤皱起眉头道:“刘将军,你这么说未免太过薄情,皇上对你可谓仁至义尽。”

    “皇上挺努力,我很同情他,但要说仁至义尽,这话该我说,我进西海,是对他仁至义尽。”

    刘承宗很认真地看着杨鹤:“大明没救了,三年前有些话我不能说,现在我可以告诉你,当天崩地陷,谁能活亿万兆黎,谁才算对皇上仁至义尽。”

    “你……”杨鹤听了这话猛地一抖,差点翻过去:“你这话什么意思?”

    刘承宗摊手道:“整个兰州和临洮府有多少亩田地,你比我更清楚,这里一年的收成也不过二百万石,一百七十八家却有五十万石粮食,我给百姓分十万石还能留四十万石,这难道还不清楚吗?朝廷是死局。”

    作为旧秩序的维护者,朝廷永远都动不了这些人仓库里的钱粮。

    不因为他们是官员家庭,也不因为他们是和官府勾结的商贾,更不因为他们是左右地方舆论的地主,而是非常单纯的因为合法。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