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顽贼 > 第三百七十七章 炒兔


    粆图台吉就不说了,名义上叫察哈尔营,实际上领了一群土默特,土默特在呼和浩特的本部都被林丹汗歼灭了。

    阿海岱青手下的喀尔喀营,员内讧小能手,埋在八角城南、城东的无头那颜台吉们,脑瓜子是被他们剁掉的。

    率领炮手的前明西宁副总兵莫与京,麾下四百老兵在碾伯投降刘承宗还没仨月呢,蒙古人的辫发脑袋在他们眼里充其量是个一般等价物。

    东边还有个陈师文,仗着自己土司身份跟手里二三百个土兵,把大元帅去年围城种的粮都收了,四处招募番兵。

    那才是个真王八蛋,招兵不是为打仗。

    阿海岱青投降元帅府已快一年了,最清楚这个土司陈师文招募番兵的目的了。

    陈师文就没打算搀和这场战争,他就是打算等这边仗打完,转头回来弄点战利品,把手下番兵升级为青海元帅府的特色兵种,蒙械番子。

    再加上即将进驻八角城的虎墩兔大汗……这帮人有一个算一个,从小到大一辈子干的事,跟现阶段八角城需要的团结俩字,都属于背道而驰。

    刚被刘承宗选派支援八角城时,阿海岱青比较担心卫拉特联军,如今进驻八角城,阿海岱青不担心卫拉特联军了,转而开始担忧他们能不能撑到卫拉特联军攻城。

    这种忧虑不过是庸人自扰,在青海飞驰的虎墩兔大汗就不存在这种担忧。

    五月初一,大汗离八角城还有四百里地,到初三傍晚,风尘仆仆的察哈尔主力已进入甘加草原。

    先头散骑更是直抵八角城下,汗庭的太师阿希图吵吵嚷嚷,让粆图台吉速派援军接应。

    察哈尔大汗的行军速度远超莫与京的预料,更可怕的是卫拉特联军保持同样的行军速度死死咬在大汗身后。

    两营参将短暂商议,当即敲定由阿海岱青率两千骑前去接应,莫与京率炮兵把守城头。

    光头强出城前留了个心眼,把营中留守千余步卒交给了莫与京,让他防着林丹汗卸磨杀驴,钻进城里闭锁城门。

    随后喀尔喀营两千骑卷起风沙,向西南奔去。

    没过多久,八角城西城墙上的战棚里,莫与京就收到消息,察哈尔军队先头部队已靠近八角城。

    战棚是盛行于宋代的城防工事,在城墙上垒木棚,以此来防御箭矢,不过发展到回回炮的时代,木质战棚就发展为砖石结构的硬棚,后来有了火炮,这种结构就不好用了。

    莫与京选择在西城修建这种东西,主要是因为西城墙的女墙都被刘承宗打碎,接手八角城的土司陈师文也忙着开垦土地、种地,没顾上修。

    此时烧砖修城已来不及,只能在西城墙修木质战棚、用土石加固,起到防御箭矢铅子的目的。

    莫与京闻言就爬到战棚顶上向西眺望,他很期待一支接连交战日行百里的蒙古军队是什么模样。

    不过他的望远镜在投降后被刘承宗没收了,这会只能凭一双肉眼去看,远远地也看不真切,只觉得那不像一支印象中的蒙古军队,倒像是……倒像是陕西农民军的老营。

    七八百人,三十几匹马和驴,寥寥可数的几头骆驼拉着小车,车上放了少量兵器铠甲和旗纛,人们在漫天大风里垂首向前走。

    莫与京看着心里就一突突,心说坏了,林丹汗被打得只剩几百人了。

    他到底是老军官,心里第一个想法不是笑话林丹汗打败仗,而是这事得尽快报告给元帅府,当即喊来侄子莫负礼,对他道:“给你一百总,从八角城到俱尔湾,速速铺设五百里塘道,将此地消息报给元帅。”

    莫负礼是莫与京的侄子,但这是个生员出身的刘承宗嫡系,是刘承宗在囊谦作战时自己上门投奔,如今被指派到莫与京这,是当监军使的。

    莫负礼很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元帅府的作战计划建立在林丹汗有一定部队的基础上,若林丹汗被打得只剩数百骑,卫拉特的军队至少要膨胀到五万之巨,战争形势就完不一样了。

    莫负礼火速出城铺设塘道,那七八百人已近城池,领头的是察哈尔四大臣之一的窦土门固山,多尔济达尔汉,护着林丹汗的儿子额哲前来。

    察哈尔有八部,本部又分八个太后、娘娘管理的翰耳朵与八大臣,又有左右翼各六个万户,被称作六土蛮,土蛮是整个部落的意思,万户这个词被金国借走叫固山。

    由于明金战争频繁,大明对插汉部的很多了解来自金国书信,所以察哈尔的本部也被叫六土蛮固山。

    因为其有一个中军万户,所以在金国被称作巴牙喇固山。

    不过到如今大汗的兵力一减再减,本部也被调整为四土蛮四大臣,这四位大臣的官职叫宰桑,其实就是宰相。

    多尔济达尔汉就是四宰相之一,奔入城内,几百人进城就趴在地上或坐或卧,再没有站起来的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