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顽贼 > 第三百八十六章 放炮
他却不知道,车阵南边的黄胜宵看着他的背影攥紧拳头快急死了。

    眼看着敌军结阵,炮兵显威的好时机到了,偏偏马科率领六个骑兵队卡在中间,让他拿不定主意。

    作为元帅府炮兵方面曹耀的继承人,黄胜宵习惯于跟杨耀、张天琳等骑将打配合。

    在重炮能照顾到方圆几里的小战场上,元帅府的练兵营在俱尔湾长期协同训练下,有协同作战的基础。

    如果冲在前边的是杨耀率领的练兵马营,他们会与敌军保持适当的距离,黄胜宵也会一声不吭让十二门重炮从他们头上把炮弹轰向敌军,然后骑兵在炮弹袭击敌军的同时发动冲击。

    但如今换了没打过配合的马科,其麾下率领的又大多数明军降兵,他们之间的距离不对,黄胜宵无法下令轰击。

    黄胜宵发现急也没用,马科的兵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终于往东走了一点,让他下定决心,不协同了。

    反正也没那个能力,与其冒险搞协同,倒不如干脆让马科让出射界,正好把三十二门最大射程六百步的狮子炮也用上,一齐放出去得了。

    他干脆喊了个人道:“快去,让马科给我往东撤开,马队站在那想挨炮吗?”

    双方间隔仅二百步,传令骑兵很快就追上去传达黄胜宵的命令,马科这才想到身后还有炮兵,回头望了一眼,便带队向东避去,顺便清点部下伤亡。

    后方四十四位轻重火炮再度放响,遍地硝烟里炮弹明显打出两种射角。

    轻炮几乎把角度调整到最高,如同天女散花般把炮弹打到半空,依据重量向下坠于阵中,声势骇人,吓得圆阵中的和硕特部众各个仰头躲避。

    不过轻炮在这个距离属于聊胜于无,炮弹重量在那摆着,运气好砸中了能让一名敌人非死即伤,运气不好就只能在硬邦邦的戈壁滩上砸个小坑。

    与之相比,十二门重炮的平射大放异彩,沉重的铸铁球轰然穿透硝烟砸入敌阵,高大强健的骆驼血肉横飞、提供防护的勒勒车支离破碎。

    这些代价令大多数和硕特士兵免于被炮弹击中的命运,但仍有一颗炮弹穿越勒勒车与大牲口的缺口,准确砸在调动中的蒙古纵队队首。

    队长是个武装到牙齿的和硕特蛇进,这个词源于汉语舍人,是王公近人。

    其身披厚重皮甲,翻卷毛皮的大帽被卸到后颈,露出头顶高高盔枪的哈萨克式带面甲的头盔,锁甲顿项映着日光分外耀眼。

    面临七斤铁球的威胁,自幼在草原上磨练的弓马武技无济于事,钢铁毛皮制成的铠甲亦毫无意义。

    钢铁钵胄炸成一阵红白血雾,纵队之后的士兵仅来得及不受控制地大叫出声,力道并未卸去的炮弹已落地,旋即跳起。

    滚动跳跃间砸断属于两个人的三条腿,继续向前在纵队中碾出一条血路,最终在多尔济台吉面前的沙丘砸开一片沙雾,迷了台吉的眼。

    部中贵族争相奔驰至多尔济台吉身侧嘘寒问暖,人们见他除了被沙子眯眼外毫发无损,这才纷纷谏言。

    有的自告奋勇,要向跟俄国探险队作战时那样,顺势向前冲击敌阵夺取火炮。

    有的建议台吉后撤至炮兵射程之外,大多数人则希望多尔济台吉向国师汗提议大军撤退到二里之外围困敌人。

    一时间七嘴八舌乱糟糟,令人不胜烦扰。

    这些建议,多尔济台吉一个也没听从,他只是抓起滚落脚边的七斤铁弹,心有余悸。

    其实他算得很清楚,前后两阵火炮轰击,百余颗炮弹落入阵中,伤亡很小,加到一块死了不到二十个人。

    但就这不到二十个人的伤亡,却使军中士气降至极点。

    战斗的目的不是杀伤,而是胜利;杀伤、震慑、迷惑、惊吓甚至战斗本身,都只是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手段。

    对多尔济台吉来说,这种大口径、远射程的火炮,给他带来从未有过的死亡恐惧。

    在发号施令的贵人眼中,战争从来都是低风险高收益的事,多尔济台吉身为国师汗重视仅次于长子的儿子,就是这样的贵人。

    他拥有天山南北最好的铠甲和最锋利的兵器,有上百匹属于自己的战马,由上百骑武装到牙齿的好战士组成的卫队,上千名训练有素听从命令的游牧士兵。

    只要他不去耀武扬威的率军冲阵,数不清的好汉愿意为他而战、为他而死,什么样的战斗能杀死他?

    不客气的说,在这几千名士兵的血流干之前,他可以随心所欲,战斗到最后一刻。

    但这颗滚落脚边的铁弹,击碎了这种战争常识,武器的威慑力在于射程,火炮是这种威慑力的佼佼者。

    它不是匹夫一怒血溅五步,也不同于几钱重的铅弹,三十步内穿人洞马;这颗七斤重的大铁弹,意味着二里之内人人平等,挨上一下非死即残。

    多尔济台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