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顽贼 > 第四百四十七章 五省总督
得也不错,让崇祯找不到借口,不过就凭这封奏疏,也已经给他安排上了……早晚找个由头给他罢咯。

    这是明廷第一次合五省之力镇压叛军,各地良将摩拳擦掌,望毕功于一役。

    只不过在这个时候,陈奇瑜跟各省巡抚的意见不一。

    别人都是想先剿灭被围困于大网之中的陕西义军,其实这会再说是陕西义军已经不合适了,十余万流窜中原的农民军,已经有一小半是山西人了,还有不少河南人。

    人们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们都能看得出来,此时的农民军同样前所未有的联合到一起,只不过因其组织松散,无法形成合力。

    在陕南川东这样的复杂地形,其庞大兵力无法发挥出来,而官军能凭借地利,对其围追堵截,这是他们能一举解决问题的机会。

    毕竟,明眼人都知道,西边的刘承宗兵力虽远不及群贼,良好的组织却能发挥出更强的对垒能力,一时半会解决不了。

    偏偏陈奇瑜想的是,先把兰州夺回来。

    在陈奇瑜脑子里,这是五省联军得以成功行动的先决条件,先收复兰州,才能剿灭群贼。

    这样一来,他就要调动练国事到西边取兰州。

    练国事就不乐意了,专程找上陈奇瑜,道:“军门,剿灭群贼何须先收复兰州,这是南辕北辙啊,在下以为应先灭群贼,再收复兰州。”

    陈奇瑜一听这话也急,本来嘛,兰州丢了既不是洪承畴的责任、也不是陈奇瑜的责任,我们一个三边总督、一个延绥巡抚,这就是你陕西抚臣的责任啊。

    偏偏如今皇上让我陈奇瑜做了五省总督,这兰州我急着收,你倒不急着收啦?

    他问道:“不收兰州,难不成两路作战,兵部五省的包围圈,放着让刘承宗从外头撕了?”

    练国事道:“且不说兰州能不能打下来,就算打下来,难道不必屯布重兵,那刘承宗就听话看着城池被夺?”

    “若能攻下城池,我心里有个守城之人,不说万无一失,也算固若金汤。”

    陈奇瑜心说我该怎么给你解释,我手上有张神将牌呢?

    却没想到练国事直接摆手:“军门,在下知道你说的人是谁,此处也无六耳,在下就大胆的说了,是延安杨将军,想必军门要先收兰州也是因为他。”

    “在下以为,此事万万不可。”

    陈奇瑜挑挑眉毛:“君豫兄以为,杨将军有问题?”

    “在下可不敢这么说。”

    练国事对杨彦昌怀疑,跟刘承宗没关系,是因为早前高迎祥南下前跟延安府军队打了一仗,后来高迎祥到了西安府,又跟练国事打了一仗。

    他不知道杨彦昌是什么情况,但高迎祥的军队情况他很清楚。

    那帮玩意儿一点都不像是承受过损失的模样,种了几年地的高迎祥军队比谁都严整,而且整个就一高彷大师。

    高迎祥有一个高彷的狮子旅,步炮具备,就跟刘承宗大闹陕北时的军队一模一样;还有一个高彷的关宁旅,两个骑营一个车营,也跟正版关宁军长得一模一样,就连夷丁配置都一样。

    人家两个旅是满编下来的,杨彦昌就算再不行,也总不至于连一个把总部都打不掉就让高迎祥下山了。

    所以对练国事来说这个问题就不用想,杨彦昌肯定有问题。

    只不过没有证据,他不能在陈奇瑜这说领兵大将的坏话,万一本来没事,他这边一说那边杨彦昌反了,倒成他的不对了。

    陈奇瑜知道他在顾虑什么,笑眯眯道:“所以才要收兰州,让杨彦昌守兰州,只要把他看住了,那兰州不论如何都丢不了,剩下的事让洪亨九去发愁就是了。”

    练国事明白了,陈奇瑜也认为杨彦昌有问题。

    照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收兰州就变得势在必行,因为杨彦昌在安定没用,他就算守住安定,刘承宗也能绕路,只有拿下兰州,才能把刘承宗卡在黄河对岸。

    陈奇瑜看他神情,就知道两人已心照不宣,笑道:“如今这事对我们来说不是秘密,所有人都对杨将军有些看法,但君豫兄放心,甘肃的洪亨九对杨将军没有看法,他们配合一定亲密无间。”

    练国事点点头,那洪老九对杨彦昌肯定没看法,毕竟曹文诏是洪承畴心腹爱将,杨彦昌唯一一次开足马力剿贼就是受到曹文诏的激励,那仗打得叫个利索。

    “说看住杨彦昌容易,可他若不顾家卷,还有什么办法?”

    陈奇瑜成竹在胸:“延安卫指挥所任权儿,会帮我们看住他。”

    练国事摇摇头,任何事只要带上了前提,就说明这个前提本身问题很大,事情基本上就办不成。

    比方说粮草够了就能打赢,五省亲密无间就能胜利,守住兰州就能防备刘承宗,看住杨彦昌就能守住兰州,任权儿能看住杨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