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五百八十八章 柳家全也想躺着抢钱
是浪费人才。

    这可是大楚帝国里,第四个拥有建造千吨大海船经验以及技术能力的造船团队,嗯,这其实也是财务银行江南分行愿意给他们提供足足一万两银子低息无抵押贷款的缘故,这换成了普通人来还想要一万两低息无抵押贷款,做梦呢。

    工商部那边,也很期待看见大楚帝国出现第四家拥有建造大型新式海船能力的造船厂。

    只是这钱还是不够!

    罗启雄他们已经规划好了,哪怕是各方面投资节省一些,但是前期投资至少也得实打实的拿出来八万两银子。

    这八万两银子,需要用来采购造船所用的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可都不便宜,很多都是需要从汉天机械厂那边进行订购的。

    尤其是一些大型的水动力设备贵的很!

    此外还有大批手动或牲动力的小型机械,这些机械你别看小,还需要手动或用骡子什么的推动,但是一些精密设备贵的很。

    一台尺寸不过丈余大小,采用水动力的精密镗床,能要价上千两银子。

    你说为啥这么贵,因为这玩意是用来加工钢料而且精度极高,为了保证加工精度以及耐用性,整个镗床都是用最顶级的材料所打造,很多工序还是资深工匠们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这种水动力镗床本身就代表着大楚帝国当代最顶级的基础工业水准。

    所以别看大楚帝国当代的基础技术似乎不咋地,很多机械设备似乎也就是个木头加个铁料……但这些都是最低等的货色,而一些上等货色的机械,价格极其昂贵,并且技术含量对于这个时代而言非常高的。

    可惜的是,这种技术含量极高的机械设备,其中的大部分零件都是只能由资深工匠们手工慢吞吞的打磨,没办法做到同业量产。

    其实不说现在了,就算是二十一世纪里的很多精密零部件,都严重依靠手工!

    航天航空领域里很常见,哪怕是普通人比较熟悉的半导体产业的光刻机……嗯,这玩意大家应该都知道,但是不知道的是,光刻机里的超高精度的镜片,都是大师们依靠丰富的经验一点一点打磨出来,虽然这个过程里也是用机械打磨,但是大师们的个人经验无法用机器取代。

    荷兰那边的顶级光刻机为什么产量有限,就是因为蔡司公司的镜片产能有限,为什么产能有限,因为大师有限……

    这玩意,有再多的钱,短时间你也搞不出来,因为这样的大师级工匠,需要用大量时间去累计经验,慢慢培养,急不来……

    二十一世纪里都如此了,在十七世纪中期的现在,在大楚帝国这里就更是如此了。

    别看大楚帝国工业化搞的如火如荼,什么各种水动力机械几乎遍地开花,但实际上最顶级的机械设备里核心零部件,还是资深工匠们手工打造的……

    当然,时代再进步,哪怕是同样手工打造,但也能用上很多工具或设备了。

    比如打磨,转孔这些,都可以使用一些机械设备进行辅助代替。

    但是不管怎么样,顶级的工匠依旧缺少不了。

    这也就导致了顶级设备的产能极为有限,这产量一少,价格自然低不到那里去。

    而罗华造船厂想要的一些设备,其中不少对于大楚帝国工业界而言,都是属于顶级的机械设备,产量少,价格昂贵。

    要么就是一些大型设备,价格同样昂贵。

    除了设备外,就是厂房和船坞了。

    这些硬件投资少不了,少了就没办法造船。

    最后还有一点投资极大,那就是人力成本。

    诚然,在大楚帝国里人力不值钱,早些年的时候甚至都不用给工钱,随便给口饭吃就能招募到一个青壮劳动力。

    嗯,哪怕现在也如此,在很多地方只要管饭,人家不要钱也给你干活。

    但问题是,这些都是普通劳动力。

    而造船行业,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产业!

    造船厂,是需要一大批需要懂得技术的技术工人的,而这技术工人的薪资可就不低了。

    在松江这边,招募一个最普通的造船技术工人,少则三四两银子月薪,多则是要五六两银子。

    如果是技术稍微好一些,能够带领一个团队进行施工的技术管理人员,那价格可贵了,动不动就二三十两银子月薪起步。

    至于高级的核心技术人员,可以参考李氏造船厂从广州造船厂里挖人……安家费都得几千两银子,月薪上百起步,还得给股份。

    罗启雄虽然拉了一批人出来,但是这几十号人也不够用啊,还得继续从外头请人。

    此外,他们这些创始人团队虽然都奔着创业来了,也分配有股份,但是不能不给工资啊!

    毕竟这股份又不是平分,罗启雄一个人就占据了大多数的股份,剩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