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六百三十三章 铁肋木壳船江宁号
    得到大楚帝国皇帝罗志学的支持,海军的铁肋木壳船的研发进度非常快!

    海军舰政部很快就根据了众多厂商,尤其是大冶钢铁公司以及负责加工大型熟铁零部件的大冶重型机械公司所提供的各项铁零部件的材料新能,进而在承顺十六年六月份完成了第一艘铁肋木壳船试验舰的设计。

    这艘试验舰并不大,设计排水量只有六百多吨而已,战术定位也只是一艘护卫舰,而不是更大的巡洋舰甚至是战列舰。

    这艘试验舰,将会面采用铁料作为主要的承重部件,比如船肋、横梁框架等,然后在铁制的承重框架上铺设木壳、木夹板以及上层建筑。

    为了减小技术难度,降低研发风险,除了承重结构大量采用铁料外,其他方面还是变化不大,部署的火炮以及船型等依旧采用了原有护卫舰的诸多设计。

    简单来说,这艘试验舰,对比大楚帝国海军正在建造并使用的其他同级别护卫舰而言,只有承重结构材料上的区别,其他的变动基本不大。

    初始设计完成后,海军舰政部把设计方案递交了上来,罗志学看过后也没有进行太多的干涉,更没有对其中的一些设计细节进行干涉。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是罗志学的一贯方式,他很少干涉下属官员们的专业领域里的具体事项的。

    别说这艘试验舰了,就算是陆军改革这么大的事,罗志学也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更不会过多的干涉具体事项。

    他可不认为自己拥有了后世的些许知识,就会比这个时代的专业人才更加聪明,考虑的更加周。

    甚至在陆军的线列战术研究上,如今的罗志学其实也不如陆军里的那些专业将领了,人家天天琢磨着研究这些玩意,可不是罗志学依靠后世的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来个脑袋一拍就能够想出更好的办法的。

    因为很多事情都不是说你觉得好就好,更不是后世更先进的东西就一定后。

    以大楚帝国的目前的技术水平,罗志学就算提出来什么陆海空三位一体,步坦协同之类的战术思想也没什么用处啊。

    战术这东西,并不是先进的就是好的,而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海军搞铁肋木壳船也是一样的,罗志学心里很清楚钢铁战舰更好,哪怕只是在木壳外面铺设熟铁装甲也更好,但问题是技术水准限制啊。

    钢战舰不是说搞就能够搞出来的,材料的加工,零部件的组装、焊接等等,还有最关键的动力等因素,都不是说想要搞就能够搞出来的。

    如何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做出来更好的铁肋木壳船,才是大楚帝国军舰领域里最重要的。

    没有干涉太多的罗志学,很快就批准了海军这艘试验舰的建造计划,并亲自命名为江宁号。

    江宁县,也是大楚帝国国都应天府下属的县,同时也是应天府府治所在,更是大楚帝国国都所在。

    罗志学直接以国都所在的县辖区作为这艘试验护卫舰的名字,可见对其的重视。

    海军方面在设计方案得到了罗志学的认可后,迅速展开了建造工作。

    不过,这种试验舰的建造工作还是非常的麻烦,并且预计时间也会比较长,和现在建造成熟的纯木质护卫舰完不一样。

    现在大楚帝国建造一艘护卫舰,在建造船只所用的木料提前准备好的情况下,整个建造过程很短的,松江海军造船厂只需要大半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够完成施工并下水,然后舾装以及试航几个月。

    从铺设龙骨再到完整状态正式交付海军服役,一艘护卫舰所需要的时间也就一年多左右。

    这还是正常生产的时间,如果是加班加点,抽调更多的工人加速建造的话,那么这个时间还能再缩短几个月,大半年时间就能够完成建造并交付。

    但是江宁号护卫舰却是一艘新类型的战舰,它的建造没有先例可以效彷,从设计图纸再到施工过程,甚至就连该怎么施工都需要反复琢磨去钻研。

    这里头,有大量的从零到一的技术难题需要去突破呢。

    这,还仅仅是造船厂方面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并不包括建造船只所需要的各种熟铁零部件。

    大量的铁制零部件的生产工作,是交由大冶重型机械公司所生产,他们在去年开始就已经开始进行相关的技术研发,专研如何更好,更好的加工锻造大量的铁制零部件。

    倒是熟铁原料不用太担心,大冶钢铁公司的熟铁产量非常大,并且还处于快速增加当中,就一艘试验舰江宁号护卫舰所用的那点熟铁材料,对大冶钢铁公司而言完不值一提。

    你要知道,大冶钢铁公司在承顺十五年的时候,熟铁产量就已经达到了八千吨,而今年这个数字预计能够增加到两万吨。

    产量是非常大的,而实际上大冶钢铁公司目前的生产的熟铁,主要供应的并不是造船业,而是各种类型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