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七百三十五章 彻底控制印度半岛沿海
,就是要给敌人留一条后路,继而动摇他们的守城决心,这是光明正大的阳谋。

    除了采取围三厥一外,楚军则是在派兵驻防城墙、城门要地后,开始把大量中小火炮拉近城内。

    其中主力会是那些65毫米野战炮以及115毫米轻型榴弹炮这两种步兵支援火炮,此外还有部分115毫米野战炮甚至150毫米轻型榴弹炮也被拉进去了。

    这些火炮,将会在近距离通过发射霰弹、榴弹乃至实心炮弹对沿途的敌人进行逐一的炮击。

    这种玩法,就相当于给炮兵上刺刀……

    这双管齐下,再加上楚军还在不管的发射纵火弹,这种纵火弹,其实就是把烧的通红的实心炮弹打出去,这是传统舰炮的弹种,专门用来打木制风帆战舰的,效果很不错。

    而到了陆地上这么玩,其实效果也挺好的……毕竟这年头的城市,除了极少数地方缺乏木材的地区里木头建筑比较少外,其实大部分地方的城市里的建筑,除了少数官方或宗教类建筑外,其他的基本都是木头建筑为主。

    甚至很多官方建筑,乃至堡垒都是木头建筑为主。

    民用建筑以木制建筑为主,这一点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至于理由?没啥理由,就是木头建筑比较便宜。(极少数缺乏木料的地区是例外,比如沙漠地区。)

    至于后世人觉得欧洲的石头建筑多……那是因为石头建筑的保存年限比较久,而欧洲人又喜欢修各种宗教场所,同时战争频繁各种领主也会修石头堡垒,因此遗留下来的石头建筑比较多。

    但是大部分民用建筑甚至一些木质堡垒依旧是主流,只是保存不已,加上战争频繁逐渐消失在历史的场合里。

    再到十九世纪,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后,民用石头建筑才多了起来,等到水泥出现后,才演变为整个城市都是石头水泥建筑居多。

    整个演变过程,其实和华夏大地里在二十世纪后的演变过程差不多的,城市都是逐步从木制建筑为主演变为水泥建筑。

    十七世纪中后期的孟买城也不例外,城内的大量建筑还是木制建筑为主,只有堡垒,高级官员的官邸,教堂等少数特殊建筑才是石头建筑。

    这样存在大量木制建筑的城市,在遭到楚军的覆盖式炮击,甚至还专门发射大量纵火弹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燃起了熊熊大火!

    英国守军看着满城大火,那都是傻眼了……

    他们就不明白了,打仗归打仗,但是楚国人为什么要烧城?

    就算是双方打仗,双方所为的也不过是夺取殖民地而已,攻破城市后进行劫掠,劫掠玩了再放火他们英国人其实都能理解……

    但问题是,你抢都不枪,直接一把火就把孟买给烧了,你楚国人图啥啊?

    这纯粹是花钱吃力不讨好啊。

    难不成你们楚国人就纯粹只是为了打我们英格兰人来的?

    英国人自然是很难理解楚国人的一些脑回路的,他们猜的还真没错,楚国人准确的来说,并不是为了夺取孟买而来的,而是为了驱逐英国人而来的。

    大楚帝国要的是把所有欧洲殖民者部驱逐出印度半岛,掌控印度半岛的所有沿海各国殖民地,进而垄断印度半岛的所有对外贸易以及其内部市场。

    至于一两个殖民地城市,那其实都不重要……大不了回头再重建就是了。

    哪怕是重建,这花的也不是军方的钱,人家陆军才不会为了以后可能出现的重建费用,然后就让自己的士兵和土着蛮夷满抵近厮杀,然后一栋一栋房屋的进行争夺呢。

    直接一把火烧了,简单方便还省事!

    孟买城内的大火烧了足足三天,把大半个城区都烧成了灰尽,不少英军士兵以及他们的仆从土着兵,没有死伤在楚军进攻之下,而是死在了大火之下。

    同时楚军这种直接烧成,还不断持续炮击的作战方式,让无数英军恐慌,进而引发了不小的逃亡潮,很多人开始朝着北城区退去,甚至是越过北面的城墙,直接往北方逃跑。

    如此情况下,哪怕是英军高层想要继续坚守孟买也是不可能的了。

    三天后,英格兰东印度公司的高层,被迫下令面撤退,他们试图逃回孟买以北两百五十多公里外的苏拉特。

    而苏拉特也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半岛上的第一个殖民据点,是他们经营最久的地方。

    如今英国人在孟买战败逃亡,而海上又被大楚帝国海军第31分舰队进行面封锁的情况下也无法夺海路而逃,自然是只能往北逃亡,试图逃回苏拉特了。

    然而白振少将自然敢摆出围三厥一的阵势,甚至为了让英国人放心出逃都没有在北面部署大量兵力进行埋伏。

    但是并不意味着白振少将没有准备。

    围三厥一,就是一个阳谋,这不逃是死,而逃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