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一千零三十章 视察舰队
入四十年代后则是开始陆续退役。

    到现在,已经部退役完毕并封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从远洋舰队里退役下来的主力战舰,没有调给地方舰队,也没有改成训练舰。

    主要是这些战列舰别看性能不咋地,但是实际维护成本非常高,真用起来日常维护保养乃至使用费用比新战舰还要昂贵……海军那边的人一盘算,在地方舰队里继续用这玩意,还不如直接造一艘新战舰给地方舰队用,长远算下来还更省钱。

    大概道理,其实就是后世的一些国家里的海岸警卫队,宁愿用快艇也不用海军退役下来的主力战舰差不多。

    同时这些退役老旧战舰用的还是前装炮,动力系统也比较老旧,和现有的战舰作战模式格格不入,所以这些船只连改装为训练舰的价格也不大……在这上头训练的话,效果远远不如那些专业的训练船只。

    因此,这些看似都还不错的老旧战列舰,在一线舰队退役后将会直接封存……除非特殊情况,不然是不会重新启用了。

    有同样情况的还有一大堆前装线膛炮时代的巡洋舰以及护卫舰,这些船只在当年因为整体技术还比较落后,为了获得足够的作战性能,搞的都是当时比较先进的设计和工艺……先进就意味着不成熟,故障多,耗费大。

    加之前装炮的作战体系和后装炮区别极大,甚至连后勤体系都不一样。

    所以它们的命运大概率也是从远洋舰队退下来后,会直接退役封存,而不是说给二线的地方舰队!

    人家地方舰队也嫌弃这些东西啊,人家宁愿要一些近海巡逻舰,护卫舰之类的新船,也不要这些看似战斗力很不错的前海军远洋主力舰……人家又不是收破烂的。

    至于说保留船体和动力系统,把前装炮换成后装炮继续用……要知道舰炮系统的费用往往占据战舰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左右,与其换装新炮还不如直接造个新船体安装新炮。

    这些都是技术发展过于迅速,所带来的海军装备升级换代太快所导致的影响。

    二十年代时期,楚军还在使用前装滑膛炮呢,但是到了二十年代末期以及三十年代初,海军使用了前装线膛炮,但是没几年,后装线膛炮就出来了,于是三十年代中期开始,海军新建造的战舰所搭载的舰炮就变成了清一色的后装舰炮。

    这三种舰炮的变化非常大,不仅仅是性能,还有性能提升所带来的战术变化以及训练变化……而海军又是非常依赖日常训练的兵种,海军方面不可能说同时保留两种不同战术体系下的训练以及后勤供应模式的。

    所以,前装线膛炮战舰短暂服役后就退居二线,然后又迅速退役被封存也就成为了必然。

    到目前为止,其实海军里的远洋舰队已经没有了前装线膛炮战舰了,就算是地方舰队以及内河舰队里都很少了……这玩意基本都退役了。

    如今的大楚帝国的海上力量,包括海军里的远洋舰队,地方舰队,内河舰队以及陆军里的陆军海战师,陆军快艇支援部队乃至武装巡警,武装税警等武装力量,都已经不用什么前装线膛炮,而是清一色的后装线膛炮。

    而被抽调进入视察舰队里的战舰,更是目前帝国海军里最先进的战舰。

    前方的四艘南非级战列舰以及四艘扬州级巡洋舰,组成了前方侦查,警戒的大型编队。

    直接覆盖了正前方至少二十多海里的宽度,并保持了和后方船队核心的运输船队十多海里的距离,确保了足够的缓冲空间。

    而在侦查编队的后方,其实还有几艘一千多吨的曼谷级护卫舰,曼谷级护卫舰,也是帝国海军里最新式的护卫舰,满载排水量约一千五百吨,这个头虽然没有同时代大批量建造服役的龙川级护卫舰大。

    但是曼谷级护卫舰却拥有更高的航速,更好的防护能力甚至更强悍的火力……这玩意,其实可以算是小号的巡洋舰。

    和帝国海军里最近二十年的护卫舰发展理念是不太一样的。

    大楚帝国海军最近二十年的护卫舰,用好听的话来说就是多功能护卫舰,用不好听的话来说干啥干啥不行……过分的均衡导致了面的平庸,而且还追求低成本,这也就导致了大楚帝国海军里的绝大部分护卫舰,其实都是打杂用的。

    连航速都没巡洋舰快!

    如龙川级护卫舰,这玩意的航速才十八节……而扬州级巡洋舰的航速则是二十节。

    为什么龙川级护卫舰航速才十八节,以至于航速和战列舰一样慢啊,就是因为海军要控制造舰成本……近代战舰的成本取决于动力系统,武器系统以及船体(包括防护),其中动力系统是大头,比武器系统占比还高。

    同时船只航速越快,动力系统的成本占比就越高,同样的船只,航速差个一两节,那么动力成本差别可是非常大的。

    所以要降低战舰成本,最明显的效果就是降低航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