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海岸警卫队的构想
及升级改装的话,就需要返回本土的大型综合造船厂所进行……海外的船只修理厂也好,造船厂也好技术能力都不够。

    诸多条件限制下,也就让大楚帝国海军出现了一种很特殊的情况,那就是多艘现役战舰里,可能就只有一艘在前线海域执行任务……而剩下的战舰在干嘛?

    有可能有一一艘在本土造船厂里进行大修或在海外领地的常规修理厂里进行常规保养,还有一艘在返回基地或前往执行任务区域的途中!

    整体的执勤比例,可能就三分之一甚至还不到!

    也就是说,常规状态下,不考虑提前准备动员的常规状态下,其实大楚帝国海军里的四五百艘远洋战舰,可能就只有一百多艘在执行各种任务,剩下的要么在船坞,要么在途中……

    但是,大楚帝国海军控制的可是球海域啊,这么多海域需要掌控,哪怕是兵力分配的稀薄一些,但是需要的战舰也不是个小数目。

    日常维持一百多艘战舰执行任务,其实是不太够用……这本来就少了,如果还搞固定编制,在某片海域固定分配多少战舰的话,那么一旦遇上什么战争任务,那么该海域里的战舰就更加不够用了。

    如此情况下,为了提高任务效率……用现有不充足的海军战舰数量,尽可能的在热点地区维持更多的海上力量,海军就弄出来了这种灵活调配的编制以及调配制度。

    大概就是,一艘巡洋舰在本土完成了大修升级后,船员开始上船适应性训练,完成准备工作后奉命和其他船只或单独一起前往某片海域,比如前往印度洋锡兰岛加入当地的印度洋舰队!

    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进行远洋训练,巡弋的过程。

    抵达锡兰科伦坡后,该巡洋舰就会正式编入印度洋舰队的行政管理之内,随后又根据命令编入第四舰队里执行作战任务。

    然后开始执行作战部署,每次作战部署一般都是几个月左右,多的有可能八九个月。

    比如第一次被编入某个分舰队,派往波斯湾进行部署,等数月甚至一年结束部署后。

    战舰就会返回科伦坡当地的修船厂里进行维护保养,官兵也趁机进行休假,并安排老兵退伍,接收新兵。

    战舰保养维护结束后,进行新一轮的的适应性训练,适应训练一段时间后再一次被分配到某分舰队里,进行第二轮作战部署,比如前往红海地区巡逻,驻扎。

    当结束第二轮乃至第三轮部署后看情况,如果船只情况还不错那么进行第三轮部署,如果船体情况一般般,需要大规模维修或升级的则是开始返回本土的大型综合造船厂进行维护保养。

    同时这个时间段一般也是大量水兵退伍的时候了,因此大批水兵顺势退伍,团队接受大批新兵进行训练。

    等过几个月战舰修理完毕,那么新军官带领的新团队就会登上战舰接管船只,随后开始为期数月的适应性训练以及新兵训练等,等训练完毕开始新一轮的海外部署。

    如此往复循环,一直到战舰使用寿命到期退役为止。

    上述就是大楚帝国海军里远洋战舰的使用逻辑……并不是说造出一艘战舰,然后分配给某个舰队后,就一直在这个舰队里待着服役了,真这么搞,想要在每个地区都维持足够多的战舰,那么大楚帝国海军远洋舰队的规模估计得再增加两倍才勉强够用,三倍才算比较顺畅……而这是不可能……不,是没有必要的。

    相对来说,地方舰队,包括内河舰队则是因为负责区域更小,同时船只普遍也都是小型,缺乏远洋航行能力的船只,因此所属的战舰往往是固定编制,不会轻易调动!

    如今天罗志学要视察的南海舰队就是这种地方舰队,其所辖的船只往往是固定的,顶多是偶尔抽调部分船只临时加入作战编队,但是任务结束就会归队,统辖关系是不会变的。

    罗志学视察南海舰队的时候,看见不少作战船只都比较老旧了,很多都是三十年代初期服役的近海巡逻舰,小型护卫舰。

    不过这也不是特殊情况,实际上本土地区里的地方舰队,其船只都比较老旧,性能也不咋地!

    主要是本土地区里基本没什么海上威胁,很多时候地方舰队干的都是稽查走私,海上救援这种非军事任务……所以对船只的性能要求也不高,一些老旧船只凑合着也能用。

    反倒是一些海外热点地区里的地方舰队,往往会有数量众多的新式战舰,甚至不仅仅有近海船只,有一些海外热点地方舰队还会配属远洋战舰,比如一线舰队里替换下来的旧式护卫舰,甚至巡洋舰。

    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欧洲地区里的几支地方舰队,如母港在意大利南部领地的地中海舰队,母港设立在丹麦北部领地的北欧舰队,母港设立在法国地区的西欧舰队。

    这三支欧洲地区里的地方舰队,其实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各自都有一批远洋战舰。

    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