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1635汉风再起 > 第十九章 资本的导向
莫要如此张扬!”周二贵笑着摆摆手,“宋家,乃是书香门第,不喜铺张。若是太过奢华高调,恐怕会让宋老难堪。只需薄礼一份,小女便会谨记老东家之厚意了。”

    “呵呵……”周应平笑了笑,“读书人呀,非要如此,方能显出自己的一分清高。听说宋老的这位贤孙,在成婚后,便要启程前往大兴(今澳洲布里斯班市),进入东南大学堂做教谕。这种日子,想来必然清苦。我那三侄女,若手头短缺银钱,怕是要委屈度日呀。”

    “在大学堂做教谕,怎么生活清苦。大学堂之中,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也能使家中殷实小康,吃穿无虞。”

    周应平闻言,摇了摇头,不再言语。大学堂之中的教谕虽然每月有十几块汉洲银元,远超国内绝大多数人的收入,但对于他这种大商贾而言,却是寒酸至极。心中打定主意,待周二贵的三女婚嫁,自己还是需备一份厚礼,维系双方一贯密切的关系。

    “对了,说到大兴,我倒想起一份商机。虽然不是什么暴利生意,但胜在稳固和长久。不知,你对此可有兴趣?”周二贵放下酒杯,意味深长地看着周应平。

    “哦,愿闻其详!”周应平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不瞒你说,海贸利润虽然丰厚,但其中风险也是不言而喻。故而,我便很早就想寻一份稳妥且可靠的生意。”

    “大兴以西一百多公里外,大东山谷地,我齐国正在兴建的王都长安。除了王宫、官厅以及公共设施,由政府出资外,其余大量民用建筑的修建和开发尚需众多民间资本参与。但目前来看,应着廖廖,很多商贾认为投资兴建民居和商业设施,恐得不偿失,担心短期内无法收回所投资金。彼辈都想将手里的银钱投入到利润丰厚的海外贸易当中,虽然有些风险,但胜在来钱快。”

    “建业城经过二十五年才有今天的规模,而长安城建设周期就达二十年,若是再等城市各项设施修建完善,移入相关的人口,怕是时间会更长。”周应平说道:“提前投入数十上百万汉洲银元进去,等着资金慢慢回笼,确也显得有些不划算。”

    “周大掌柜,你这是算错了账呀。”周二贵笑着说道:“二十多年前,大王等先驱开拓者登陆汉洲时,丁口不到千人,船不过五艘,一切都是筚路蓝缕,从头开创,方有今日局面。但现在是个什么情形?去年底,我齐国人口便已突破百万,四百吨以上的远洋舰船也有一百五十余艘,每年可轻松移民近十万,再加上国内人口出生人数,我齐国现在可实现年净增人口就达十五六万之多。以我估算,只要有大量资金投入,长安城的建设周期将大大缩减。说不定,要不了十年时间,长安便可超过建业城。毕竟,那可是我大齐王国未来的都城。”

    “周侍郎果然独具慧眼,看得比我要远得多呀!”周应平赞道:“待我下去好生合计一番,便带人去大兴走一遭,看看那长安城建成如何模样了。”

    “我齐国虽说是鼓励工商,发展海外贸易,但政府的着眼点却是首重实业,以工为先,力夯实国内基础。”周二贵略有深意地说道:“商人,有时候是需要讲政治的。市场资本还需响应政府,听从指导,到最后一定会收到丰厚回报的!”

    ----------------------

    2月13日,齐王宫。

    齐王侧妃白止君笑吟吟地看着齐天逗弄着四岁的小女儿,一幅其乐融融的场景,感到一种莫大的幸福和满足。

    因为自己出身低微,自被纳入宫中后,一直都表现的谨小慎微,内心也是充满惶恐。齐王后,乃是大明有名的学者高儒王徵的外孙女,其本人更是满腹诗书,端庄大气,堪为国母;齐王贵妃,是大明公主,天子血脉,身份高贵无比;齐王康妃,虽然是夷人,但人家好歹也是占城公主,地位崇敬。

    而自己,出身青楼,仅有一身歌艺和美貌面孔,便被齐王纳入宫中。很长一段时间里,她经常担心被齐国臣子和百姓嗤笑,将她当做一个以色侍君的祸水红颜。

    在王宫里,她处处小心,除了极力承欢大王外,对王后、贵妃和康妃一直都保持着应有的尊重和恭顺,从不敢持宠而娇,深以古之妲己、褒姒等人为戒。

    待她连续诞下两位王子后,地位逐渐巩固,才渐渐卸去谨慎小心的模样,开始慢慢接触宫外的一些事务。曾经将她献与齐王的大商人周应平,为了保障他在齐国境内的生意往来,便将旗下的商社股份送了两成与她,以之为援。

    数年后,齐王闻知白止君私下接受商人赠送股份后,倒也未多加责难,只是吩咐她将该得的股本资金补与对方,勿要担上王室巧取豪夺的名声,尚需维持齐国公平之法度。

    白止君知道,这是齐王宠她,不想让她枯守宫中无所事事,让她能有一些事务来打发。对此,她心中于齐王更是感念万分,每每承欢迎驾之时,均是极力奉迎。

    “听说,新年时节,你出手倒是颇为大方。”齐天抱着小女儿,笑着说道:“每个孩子的压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