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1635汉风再起 > 第二零七章 艰难发展的北明
闲在屋里,没了活计,总不至于还白白花些钱买煤炭,将屋里烧得热通通的,就为了过得舒坦一点?这对我们普通百姓而言,纯粹是糟践钱物,耗费微薄的家底!

    在这云州,能拥有自己的田地和自己的屋宅,每日里还能吃饱饭。偶尔,还能花几个大子,买那些渔人处理的各种鱼获,也能沾点荤腥,这日子过得也是有滋有味。还有啥不满足的,只是抗个冻而已,可比曾经那种露宿街头,三餐不继的难民生活强多了!

    听官府中的公人们说,现在的大秦,自从那孙可望篡位自立后,对国中百姓疯狂搜刮,田地赋税直接征收超过六七成,再加上各种苛捐杂税,那是弄得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这导致无数的秦国百姓,纷纷坐船飘扬过海,流落他乡,去谋个温饱。甚至,还有许多活不下去的辽东百姓,不惜冒死翻越茫茫丛林,偷渡至我大明镇州领地。

    去年,为了满足那孙可望穷奢极欲的贪念,秦国悍然侵入朝鲜,准备要掠夺那些可怜的朝鲜人。要不是我大明挺身而出,派兵进入朝鲜,将入朝秦军暴揍一顿,最后逼得对方不得不向我大明求和。说不定,几百万朝鲜人就部被秦军掠为奴隶了。

    当然,秦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军队数十万,我大明确实无法与之长期相持,最后便依齐国的调停建议,结束了这场持续一年的战争。但是,我们大明却凭着强大的战力,硬生生地将朝鲜东南三道的数百万朝鲜人给救了下来,将其纳入我大明的保护之下。

    至于以后,是否担心秦国继续对我大明不利,甚至不惜对我大明发动战争,那也没啥好担心了。

    不说我大明在本地区拥有最为强大的海上水师舰队,足以将秦军挡在海上,不得侵入云州。而且,齐国在十数年前,就对我大明所辖领土的,做出过安保证。在去年,更是与我大明签订了一份《友好互助条约》,承诺在大明本土遭到外敌入侵时,给予力援助和护卫。

    如此一来,有强大的齐国给予的安承诺,我大明就不虞秦国入侵,可以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中兴距离大明都城长宁不到二十公里,在每年的港口封冻前,是长宁最为主要的对外贸易通道,港口周边建有大片的仓库和货栈。

    另外,中兴城还是一座重要的渔港和“工业”重镇。

    在云州的周边海域拥有极为丰富的渔业资源(北海道渔场),有鲑鱼、狭鳕、鲱鱼、拟沙丁鱼、秋刀鱼等,个个肥硕体大,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而且肉质极为鲜美。因此,在码头附近及城里,建有十数家鱼产品加工场,将一船一船的渔获,制作成一罐罐鱼罐头,或者一桶桶咸鱼干。

    而就在这秋后的农闲时节,也有为数不少的农人纷纷涌入城中,趁着港口封冻前,抓紧时间打一段短暂“零工”,从事着港口搬运,鱼产品加工,包装等工作,挣一笔额外的零花钱。

    当三艘齐明两家的武装商船驶入港口时,这里已经停靠了二十余艘大小船只,有进港卸货的渔船,也有正在装运各种货物准备前往日本、朝鲜、琉球等地贸易的商船,还有几艘不知从什么地方拉了许多难民的移民船……,使得整个港口显得异常喧嚣而繁荣。

    “进港卸货,还是临时停靠?”一名大明的海关人员人员瞅了瞅泊位上停稳的三艘大船,其中一艘还悬挂齐国旗帜,便小心地问道。

    在北明,不仅其军队是由齐国一手打造建立,而且地方管理、税务征收、进出口管制等诸多民政方面,也盘照搬齐国模式,甚至各个港口的海关机构中不乏有齐国人在做具体指导和管理。

    这云州商社,虽然只是齐国的一家民间合股商社,没有任何官方背景,但是只要涉及到齐国人,北明各个地方政府,包括港口海关不得不谨慎对待。

    进港卸货,那就必须按照海关商品管理目录上的规定,缴纳必要的入境关税。而船只临时停靠,则只需要缴纳少许的港口停泊费。这其中的费用差别,那可是有数百上千大明银元。

    嗯,没错,大明的日常交易货币,在去年延光帝登基后,便委托齐国仿汉洲银元模式,开始铸造大明银元,除了图案印鉴不一样外,银元重量、大小,以及含银量几无二致。在和汉洲银元的兑换比率上,也按照1:1进行兑换。

    当然,作为最为亲密的战略伙伴,齐国的汉洲银元也依旧可以在北明境内大范围地流通使用,不受任何限制。

    除了两艘隶属于大明皇家贸易商社的商船,因为要给皇室敬献数百张名贵皮毛,需要卸下部分货物外,进港的三艘商船仅在此做短暂停留,然后便南下,驶往清远城(今北海道函馆市),与汉洲本土到来的众多皮毛收购商进行交易,卖出手里的皮毛,以换取大量的金银或者齐国工业制成品。

    要说云州人口规模最多,城区面积最大的城市,莫过于北明都城——长宁(今札幌市),两年前曾进行的人口统计显示,这个城市已拥有七万余人口,差不多要占北明总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