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其他小说 > 明朝那些事儿 > 洪武大帝 第二十八章 你死我活的战争
数量仍然远远不如李景隆,但他明白,所谓五十万军队的统帅李景隆不过是一只外硬内软的鸡蛋,现在他就要把李景隆这只鸡蛋彻底碾碎!

    李景隆的指挥部设在郑村坝(距北京二十公里),他虽然反应迟钝,却也知道朱棣离开北平必有返回的一天,在得到朱棣班师的消息后,他派部将陈晖率一万骑兵前去阻击,但令陈晖哭笑不得的是,他并没有攻击的具体地点和目标,这是因为派他出去的李景隆也不知道朱棣在哪里!

    但命令还是要执行的,于是陈晖就带着自己的一万部下踏上了漫长的寻人之旅。可是这天寒地冻的时候,能见度又低,去哪里找人呢,陈晖只好带着自己的部队到处乱转,但陈晖不知道的是,朱棣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向着北平挺进。

    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陈晖与朱棣的军队竟然擦肩而过,未曾相遇。但当陈晖经过朱棣曾经的行军路线是,发现了大量的马蹄印和行军痕迹,终于找到敌人了!陈晖异常兴奋,沿着痕迹一路跟随朱棣的军队,他没有马上动手,而是准备靠近本军大本营后来一个前后夹击。

    应该说这个计划本来是不错的,但可惜陈晖不是蓝玉,而朱棣更不是捕鱼尔海边的北元皇帝,就在陈晖发现朱棣后不久,朱棣就察觉到自己被跟上了,他也没有和陈晖废话,派遣新进的朵颜骑兵去攻击陈晖,这些蒙古人刚收了朱棣的好处,正想找个机会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他们三下五除二,把陈晖的一万士兵部打垮,陈晖本人算是运气不错,逃了回去。

    这一战大大增强了北军的士气,很快北军就到达了李景隆的大本营郑村坝,已经得到消息的李景隆已经整备好了军队,准备迎战他的这位儿时伙伴。而朱棣也将在这里给他这位纸上谈兵的表侄上一堂真正的军事理论课。

    郑村坝之战就此开始,朱棣派出最强的朵颜三卫以中央突破战术直冲南军大营,这些蒙古骑兵果然名不虚传,以万军不当之势连续攻破南军七营,打得南军四散奔逃,这也深刻地说明,只要给得起价钱,是能够请来好外援的。

    南军虽然惨败,但毕竟实力尚存,在经过一番整顿后,逐渐稳住阵脚,开始与北军作战,几十万人奋死拼命厮杀,打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战局陷入僵持状态对朱棣是不利的,因为他并不适合打消耗战,为了能够尽快解决战斗,他向身边的人征求作战意见。

    此时一个叫马三保的人明确指出,南军的要害就在于李景隆的中军,只要李景隆移动位置,便可趁其立足未稳之机以奇兵左右夹击,定可获胜。朱棣经过思考,采纳了马三保的意见,并任命马三保为部将,一同参加战斗。此时已经天黑,李景隆果然按捺不住,亲自带领中军前来作战,朱棣立刻派出奇兵从其两翼发动猛烈攻击,李景隆果然抵挡不住,败下阵来。

    由于双方都损失太大,不久之后达成默契,各自收兵,朱棣借着这个机会安顿好了士兵,准备明天的大战。然而他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李景隆远比他想得还要无能,他不但没有军事才能,还胆小如鼠,以往从父亲口中听来的战场惨况,他一直并不在意,但等到自己亲眼见到残酷屠杀的场面,他才真的被震慑住了。

    这不是玩笑,也不是清谈,这是几十万人的厮杀,是无数生命的毁灭,战争不应该是这样的,它应该如兵书上所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那是何等的神气活现!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是不会获胜的,这不是我应该呆的地方。

    李景隆打定主意,连夜南逃,按说这也算是保存主力的一种方式,因为估计他确实也打不过朱棣,但此人可恶之处在于,他只顾自己逃跑,却忘记通知还在围攻北平的士兵!

    那些攻打北平的仁兄也真是可怜,遇到这么个破天气,又摊上这么个破主帅,岂有不败之理。在城内城外的围攻下,攻城部队线崩溃。

    至此,郑村坝战役以李景隆的彻底失败,朱棣的彻底胜利而告终,此战对很多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场战役中,李景隆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的无能名声并非虚传,也算是证明了自己。而朱棣获得了大量生力军并初步确立了战场的主动权。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借助北平防御战的胜利获得了父亲的重视和喜爱,累积了政治资本。而那位叫马三保的人也因在此战中的优秀表现为朱棣所重用,并引为心腹,此人出生时父母为世道平和,平安成长之意,曾给他取名为和,又由于他在郑村立下大功,被朱棣赐姓“郑”,此后他便改名为郑和。

    第二次机会

    战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黄子澄的耳中,他十分惊慌,因为李景隆是自己推荐的,如果李景隆倒霉,自己也会被拖下水,他经过仔细思考,下定决心隐瞒真实情况。保住李景隆的指挥位置。

    既然已经把宝押在了李景隆身上,就只能和他一起走到黑了,李景隆,我再信你一次!

    惨败后的李景隆终于有点清醒了,他算是明白了打仗到底怎么一回事,不是风花雪月,不是夜卧谈兵,而是刀剑刺入身体时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