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官神 > 第441章 阴错阳差
的是,有一个官员出面和柯达谈判,最后不但将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卖出了10亿美元的高价,而且还没有什么附加的苛刻条款,并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柯达方面同时又附加了5亿美元的投资,前来燕省宝市兴建新的生产线,您说,他是如何说服柯达方面的?”

    邹儒正在倒茶,听了易向师的话,茶水溢出水杯,流了一桌子犹自不觉,不敢相信地问道:“怎么可能?我不相信!不是说国内没有这么有能力的官员,而是柯达集团根本不会大举投资国内市场,以目前的国内的经济环境,以及市场前景来看,达富也没有能力消化15亿美元的巨资……从市场的角度分析,柯达此举完全不符合市场规律!”

    邹儒一时情绪激昂,说完之后才发现水满杯溢,索性也不给易向师倒水了,直接将茶壶放到一边,问道:“向师,说的事例是真是假,我怎么没有听说?”

    邹儒研究的方向是国内的政策走向,以及国际上成功并购、合资等事例,对国内关注不多,因为在他看来,国内几乎没有一件值得研究的合资事例。因为不研究还罢,越研究越气人,摆明了许多被人在合同条款上设下的陷阱,基本上有点智商的人都可以看出来,但负责签定协议的官员却个个如傻子一样,被人骗得团团转,都前仆后继地签定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款。

    一开始邹儒还以为是国内官员的经济头脑太简单,看不出来合同上的条款有大大小小的陷阱,后来他才知道,哪里是官员们傻,实在是他们太聪明了,才争先恐后地签定对国家和企业来说不平等但对他们个人来说却有大大的好处可得的合同!

    邹儒自此一怒之下,再也不关注国内的合资案例。在他看来,合资案例之中,真正对双方都互惠互利的不能说一个没有,但少说百分之八十以上有猫腻,不研究正好,省得眼不见心不烦。

    易向师对邹儒的耿直也非常了解,听他一问,也就笑道:“邹老,您现在一向不关注国内的合资案例,可能对柯达投资的事情没有放在心上,应该也听到了相关风声,不过没有留心罢了……柯达总裁史密斯刚刚离京,飞回了美国。”

    邹儒大奇:“什么时候的事情?快告诉我,到底是谁说服了柯达投资?不可能,中国的市场对柯达应该没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他到底是谁,到底从什么方面打动了柯达?了不起,我一定要见见他,当面向他请教。”

    邹儒毕竟是经济学家,他可不象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官员一样,只关心拉来了多少投资,他关心的是,以柯达远见卓识,应该很清楚他们在中国的利益诉求。柯达肯投资15亿美元,就是认为在未来几年内,得到的回报一定会超过15亿美元。

    而让邹儒最不能理解的一点就在这里,在他的理论研究中,中国的数码产品市场,不足以支撑柯达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全面介入,就算柯达投资的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面向国际市场,但在他的分析中,看不到数码产品有多么诱人的前景,正是因此,他完全不能理解柯达的投资决定!

    “他叫什么名字?这个案例太惊人了,先不说柯达的投资能不能得到回报,只是说服柯达做出投资15亿美元的决定,就足够列入经济学的教材了。”邹儒简直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见到易向师口中之人了。

    易向师非常理解邹儒的迫切心情,当柯达总裁在宝市正式签定协议时,消息传到外经贸部,许多人还不相信是真的,甚至还有人认为宝市夸大其词,可能是为了政绩而虚夸了投资金额。但当易向师拿出了在外经贸部备案的合同副本时,所有人都哑口无言了,又觉得以上的猜测有些幼稚了,因为柯达投资多少是要向股东做出解释的,只要一查美国的新闻就可以证实消息的真假了。

    地方政府可以在gdp上面做假,可以虚报产值,但在合资金额之上,因为有严格的审查手续,不敢谎报数字。也不是因为15亿美元的投资太惊人,而是达富集团作为国家重点企业,外经贸部许多专家都对合资一事十分关注,也都估算过最好的结果。

    15亿美元的投资,还是远超所有人的预料。

    外经贸部经济学家不少,也有各大院校请来的专家教授,都对是谁说服了柯达的投资大感兴趣,更对如何打动柯达大感好奇。正是在众人的鼓动之下,易向师才亲自打电话给夏想,想请他来外经贸部作客。

    夏想的回绝也在他意料之中,根据他的了解,夏想行事比较谨慎,也不喜欢抛头露面出风头,以他的性格,不会在外经贸部的专家面前高谈阔论。夏想的拒绝他也没有放在心上,就等以后有机会再说,今天正好有事来科学院,他就过来找到邹儒,顺便谈谈柯达投资的事情。

    说实话,易向师也对柯达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做出了15亿美元的决定,深感好奇。身为外经贸部部长,他对国内所有高端企业都非常关注,尤其是燕省又是在他的推动之下,开始了产业结构调整,他更是格外关切。

    易向师眼尖,看到邹儒淋湿的文件之上,似乎有夏想的名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