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玄幻小说 > 天枢 > 281、和平演变
奇一周与尤西尔也相继老去,大卫一所罗门成为了撤冷城的新一代统治者。梅丹佐曾指引大卫一所罗门本源力量,这个孩子非常聪明,不到二十岁就拥有了六级成就,但继续进阶却用了很多年,接近四十岁成为城主时才突破七级成就。

    大卫一所罗门也继承了都克镇族人千年沉淀的血脉精华,得到了梅丹佐指引的本源力量,他非常强大也非常聪明。但有些事是说不清的,资质更好或更聪明的人更容易领悟修炼中的种种奥妙,但取得高阶成就却不能仅仅倚仗这些,否则世上的高阶成就者不会那么罕见了。

    大卫在少年时期,很多方面表现的比少年的阿ng还要出sè,但在世间芸芸众生中,很多方面条件比阿ng更优越的人几乎是数不胜数。相比较而弃,大卫能够突破本源力量的高阶成就并成为撤冷城的领袖,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

    在帝奇一周和尤西尔的治理时代后期,撤冷城实际上进入了士师治理的时代,都克镇的族人逐渐成为撤冷城的统治者、掌握了这座城邦的权力与财富。摩西所指引的十二士师中,有三人阵亡,有三人后来进入了伊甸园,其余的人就在撤冷城中老去。

    这些士师的资历很老也很有权威,他们指引族人向着阿罗诃献祭,并在城邦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直至大卫成长起来。都克镇新一代的族人也开枝散叶,后裔们不愿意再提起代表罪民身份的都克镇”只自称是撤冷人与阿罗诃立约、被神灵所救赎与赐福的撤冷人。

    有老一代士师们的扶持,大卫一所罗门本人也极富才干,不仅在撤冷人中建立了绝对权威,而且掌控了整个撤冷城邦,撤冷人所信奉的阿乒诃则逐渐取代了原先阿ng神的地位。

    这个结果有些令人意外,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一种必然。

    想当年都克镇族人幸存者只有几十人,而当他们来到撤冷城时,城中的居民已有数千,看似不起眼。但是他们享有最肥沃的土地、继承了族人的矿场,又在守护城邦的战争中立下过重要的功勋。

    幸存的这一代族人可以说都很了不起,他们历尽磨砺,终于在世代所承受的苦难命运中解脱的时候,不再需要亲自从事艰苦的矿工工作,所爆发的是另一种智慧。他们不论是经营田庄还是从事商贸交换、借贷生意都做的非常出sè,不仅是因为有资本与威望,更因为掌握了知识和资源。

    力量与智慧也是祖先留下的财富,使得他们成为撤冷城最富有的人,姑娘们都愿意嫁给撤冷人。他们有优越的条件,可以给自己的后人最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甚至能掌握大路上好几种语言与文字,逐渐人丁兴旺,繁衍两代人之后,这一支族人的数量已逾千。

    撤冷城中其他民众的构成主要有几个方面:从深山中迁居而来的xué居野人或高原巨人、周边各国的流浪探险者与流氓无产者、破产的手艺人以及失去土地的农民。这些人在各方面前无法与撤冷人比拟,别的不说,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不识字。

    掌握财富与知识的撤冷人,也等于掌握了在城邦中向神灵献祭的大权”代表了神灵的意志。人们的信仰不是凭空的,它会受到环境有意无意的必然影响,撤冷人掌握了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自然也就控制了传播信仰的社会资源。

    早年在战场上万众一心召唤阿ng神降临的那一代撤冷城民众逐渐故去,新生代逐渐成长起来,他们不拥有父辈的经历,身处的是新的环境,跟随撤冷人信奉阿罗诃的民众越来越多。就在bō兹帝国不断扩张,将光明圣火燃遍大陆各地的时候,对阿罗诃的崇拜也在无息无声中深入撤冷城民众之心,渐成这座城邦信仰的主流。

    可是这座城邦的主神殿还是阿ng神殿,它矗立在城邦〖广〗场的〖中〗央,显得是那么高大与宏伟。但是神坛上阿ng搂着穆芸的神像,如今看来却显得有些轻佻放浪,不够庄严神圣。撤冷城中也有一座阿罗诃神殿,但只修建在都克镇族人最早聚居的地方,规模很小很不起眼,接受的献祭却越来越隆重。

    这座城邦新一代的统治者们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想法,希望以阿罗诃主神殿取代原先的阿ng神殿。当老一代人还在世的时候,这个想法也只是在心里,等到大卫一所罗门所代表的新一代撤冷人掌权之后,这个愿望就变得越来越强烈了,因为阿罗诃的地位也象征着他们的地位。

    在约书亚去世之前,曾娈给大卫一所罗门一部《圣经》,里面记载着都克镇族人的经历与所承受的苦难、受到阿罗诃的指引从遥远的埃居重返家园的过程,还收集了阿罗诃的谕示、神迹、赞美诗以及种种传说。它是承载着撤冷人信念的历史,记录了神灵与族人的约定,撤冷人引以为荣也引以为傲。

    大卫一所罗门也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他自然能看出其中很多传说的修改痕迹以及夸张的成份,而且多多少少也能猜出阿ng神与阿罗诃之间的关系,但神灵未曾明言,大卫一所罗门也不会明言。

    而另一方面,对阿罗诃的信仰并不是大卫个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