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修真小说 > 我有一个小世界 > 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傻笑
为怕出风头、有的是因为要明哲保身,有的是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这一切最终的结果就是将本来刚刚萌发的新思路和新观点活活扼杀在萌芽状态。

    也正是因为这种心理的影响,减少了社会的创新。

    有这么一个例子,很好的反应了从众心理的弊端。

    一位名叫福---尔顿的物理学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测量出固体氦的热传导度。他运用的是新的测量方法,测出的结果比按传统理论计算的数字高出500倍。

    福---尔顿感到这个差距太大了。如果公布了它,难免会被人视为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所以他就没有声张。

    没过多久。米国的一位年轻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也测出了固体氦的热传导度,测出的结果同福尔顿测出的完全一样。

    这位年轻科学家公布了自己的测量结果以后,很快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福---尔顿听说后以追悔莫及的心情写道:如果当时我摘掉名为“习惯”的帽子,而戴上“创新”的帽子,那个年轻人就绝不可能抢走我的荣誉。

    福---尔顿的所谓“习惯的帽子”就是一种“从众心理”。

    此外,一味从众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

    从众的直接表现便是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竞争过程的挫折、失落,很容易引发大学生精神压力过大。心理状况失衡。据调查,在校大学生中20%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患。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社会里面数不胜数,甚至很多人都亲身经历过(嘿嘿,我也是。)

    比方说。在大学里面考取一些资格证书。像是什么会计师资格证、海关检验员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等等,各种各样的资格证,这些资格证书其实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在他的一生里面并不会用上,但是,很多的大学生在看到别的人在考取这些资格证书之后,也因此去报名考这些资格证书。当然,这个大学生的想要上进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得量力而行不是嘛。很多的大学生因此丢掉了本职的工作,那就是学会自己相关专业的知识,要是连自己相关专业的知识都掌握不了。考取再多的资格证书又有什么用。掌握不了所读专业的相关知识,考试就不会及格,而一旦考试不及格了,那还能够拿到毕业证书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而一旦拿不到毕业证书。有再多的资格证书又有什么用,这样会被用人单位录取吗?没有一个用人单位会喜欢这样一个短见的人员。

    所以。对于一些从众心理,大学生应该注意辨别,不要因此迷失了方向,从而后悔莫及!(呜呜……,我现在就在后悔,哎……,不说了,说多了,一切都是泪水啊!)

    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势必使的独特失去价值。

    一味从众便意味着自己失去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抛却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

    盲目从众意味着部分大学生丢失了以个体色彩的思维和行动编织的草帽,在喧哗与骚动中麻木自己,“创新意识“在头脑中只成了四个机械的汉字,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也锈蚀成了斑驳的条条框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只成了人生进程中的标志,却难以成为升华人生的动力。

    大学生,摆脱从众的盲目色彩,用独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脚印使自己主动融入集体的行列,这样,将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很多人对于从众的危害性很不以为然,认为依着自己的智慧,不会产生什么从众的心理,要是有这样的想法的话,那就危险了,从众心理的危害性,还有隐蔽性,绝对超乎的想象之外。

    例如,有这么一个例子,可以很是清楚的反应从众心理的危害性。

    故事说的是,某天有一位石油大亨死后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于是他灵机一动,大喊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

    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人们纷纷向地狱跑去。

    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大亨了。这时,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结果呢,地狱并没有一滴石油,有的只是受苦。

    这仅仅是个故事,但是这却很好的反应出了从众心理的危害性。

    那个石油大亨,在他开始造谣的时候,为的仅仅是占据一个席位,依照着大家的想法,既然这个谣言就是这个石油大亨造的。那他绝对不会去什么地狱里面,但是,结果呢。这个石油大亨最终去了地狱里面。

    结果当然是地狱里面完全没有什么石油,而这个原本在天堂里面享福的石油大亨,最终在地狱里面经受着折磨。

    石油大亨他够聪明了,但是最后还不是因为他心里面的从众心理让他的生命有了巨大的转折。

    当然,会有人说什么,这仅仅只是一则故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