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修真小说 > 我有一个小世界 > 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战争因素
且总是采用暴力手段,当皇帝者被砍头,被鸩杀、被幽闭处死,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第二,皇帝们普遍操劳过度。

    为了保证自己对权力的独占,他们一再地去努力粉碎别人对皇权的任何威胁和挑战。同时也不得不担负起沉重的“负荷”。

    秦始皇每天规定自己必须看完一百二十斤的竹简文件,才能休息。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奏折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写出了一千多万字的朱批。其负荷和压力远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和承受。

    第三,皇帝们都纵欲无度。

    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妻妾成群”。皇帝们房事过多,耗精伤气。同时后宫之间的争风吃醋。也会给皇帝带来无穷的烦恼。明光宗登上皇位仅一个月,因为多幸了几个女人。就撒手人寰。

    第四,权力场中的心理压力大。

    宫廷的斗争是非常残酷的,既有皇室之间的明争暗斗,也有君臣之间的相互猜忌。这样做的后果,必然造成皇帝出现猜疑、紧张、妒忌、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

    翻开二十四史,有近四分之一的帝王传记中,记录有人格异常、或心理变态甚至精神分裂的表现,这也是古代皇帝短寿的原因。

    因此,有历史学家戏称,从某种角度讲,皇帝是中国古代最不幸的“职业”之一。

    四是大规模的战争。

    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揭干而起和改朝换代都伴随着血腥的杀戮和大量人口减少,就算是在远古时期,战争还是必不可少。

    五帝与周边部落战争从未中断。颛顼与共工的战争,《淮南子》之《天文训》、《兵略训》皆有记载,起因是“争为帝”。

    共工与高辛氏的战争,见于《淮南子原道训》。

    尧与三苗的战争,《吕氏春秋召类》:“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

    舜与“四凶”的战争,舜对三苗的战争;禹对三苗的战争,从《墨子非攻下》来看,这场战争的规模相当大。

    有夏(前2033~1562)一代,权力内战和周边战争仍然不断(《史记夏本纪》)。

    商有“九世之乱”,仲丁开始,其后5代9王皆为王位杀伐,屡次迁都,并不断与周边部族征战。

    在商朝的《卜辞》中就记载了各种战争61次。据《殷墟书契考释》(增订本)所辑卜辞统计,商伐苦方就有26次之多。

    从商帝国用兵的数额看,一次可征集3000或5000人以至3万人,一次杀伐敌人竟达2656人。战争的规模可不算小。

    《大誓》记载周武王的话说:“纣有亿兆夷人”,所谓“亿兆夷人”,就是纣在征夷方战争中获得的俘虏。

    牧野之战,纣王一下子武装起17万(一说70万)奴隶,证明武王的话是真实的。

    灭商后,周武王率领300辆战车和5000虎贲,用了三年时间,消灭了99个方国,征服了652个方国,俘虏了410万战俘《逸周书世俘解第四十》。此后西周分封了大量诸侯国。西周(前1066~771)内乱不止,外患频仍,如武庚之乱。南讨楚国,征伐犬戎。

    三千年有文字的历史记录了6千次的战争!约占世界战争总数的1/3左右。

    正所谓“岂有分权倾社稷。历来极权起战端”。

    据《春秋》记载,春秋(前770~476)242年间。36位君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灭,大小战事480多起。

    战国(前476~221)250年间,仅大规模的战争就有222次……禹时天下万国、西周初期1773国、春秋时1200国,到了战国时期只剩下七国了。

    秦人嗜好战争,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

    司马迁记载:秦国攻魏杀8万人,战五国联军杀8万2千人。伐韩杀1万人,击楚杀8万人,攻韩杀6万人,伐楚杀2万人,伐韩,魏杀24万人,攻魏杀4万人,击魏杀10万人,又攻韩杀4万人。前262年击赵白起杀尽42万人,又攻韩杀4万人,又攻赵杀9万人……前207年项羽坑秦降兵20万。

    战国末中国人口2千万人,可中队却远远超过欧洲:秦始皇守五岭用兵50万。防匈奴30万人,修长成50万,造阿房宫秦皇陵的130万人(其中受宫刑者达70多万人)。以至于“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汉书、严安传》)。

    秦始皇三十六年。有一颗流星落下,有人在陨石上刻字:“始皇死土地分”。秦始皇就把陨石周围居住的人,全部杀了。

    秦始皇的后宫姬妾,凡没有儿子的,全部殉葬。修造墓地的工匠,在葬礼完毕之後,20多万役卒全部封在墓里,死于非命;以后凡修皇陵的民工都是同样悲惨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