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言情小说 > 生随死殉 > 174.振衣飞石(174)
“你若不是个软吊子,天生硬不起来,只得假作正经,岂不一样与我等快活?那妇人卖身的皮肉钱,你是没吃还是没喝?”

    刚开始二人举报指责他人,还存着讨好皇帝,说不得能留一条命的想法。现在互相揭短已经洗不清白了,二人的想法就成了,我就死了,你也别想好活。

    “你有何话说?”谢茂转身,问跪在地上失魂落魄的彭润。

    彭润想起两年之前,他去太极殿觐见皇帝时的场景。他在陛见之前等候了快两个时辰,太极殿的宫人半点不高傲,给他送茶点吃食,在他觐见之前,还专门领他去了旁侧的恭房,让他不至于出丑。

    被温柔和气又英俊的内侍引入大殿之后,就看见皇帝才吃完了饭,宫人还在撤桌子。

    年富力强的皇帝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了近十岁,穿着墨地锦绣金线窄袖袍子,黑发高绾,仅束龙簪,看上去轻简又高贵。他战战兢兢地上前磕头,皇帝准确地说出了他的年科、主考,说他同年的状元、探花都是很得力的臣工,要他在任上好好干,末了,皇帝还赏了他一碗青梅茶。

    那是彭润喝过最好喝的青梅茶,回家让夫人带着家婢弄了几十回,滋味也不对。

    他现在想起的就是那一碗青梅茶的滋味。他后悔极了。为何我在赴任之后,再也不曾想起过那碗青梅茶的滋味了呢?现在想起来又有什么用?已然来不及了!

    彭润满脸泪痕无声地伏地磕头,无话可说。

    谢茂驻跸海沙县衙,先将关押在大牢里还未送出的农夫农妇解出,许其归家。

    先是羽林卫围上县衙,再是释放大牢里的“役夫”,动静闹得太大,惊动了附近的听事司与粮司驻场老卒,纷纷闻讯赶来——听事司有监察之责,粮司虽不隶属朝廷,却自认隐隐肩负着守土维|稳的重任,但凡何处有叛乱,只要粮司在,退伍老卒必然第一个组织起来对抗平叛。

    当地听事司长官不认得皇帝,粮司派遣的林场经理是西北退伍老兵,一眼就认出了衣飞石。

    “叫你们徐老板多发三个月饷银。来得好。”谢茂对粮司这样的“民兵”组织比较认可,当即就宣布放赏。

    倒是听事司又倒了霉。

    犯了事的彭润等人是朝廷命官,等着走堂审程序,明正典刑。

    听事司就没这么好命了,说穿了,听事司众人就是皇帝私奴,杀起来根本不用任何人过问。当地听事司的相关负责人当场就被皇帝剥了官衣,涉嫌收受彭润贿赂的录事被羽林卫用弓弦绞死,剩下三个知情人也被活埋示众。

    被释放的农人们还在城中盘桓,虽不知道杀的是谁,但总归是个官儿吧?

    “青天大老爷终于来啦,咱们苦日子到头了!”

    “彭县尊呢?他……也调任了?”

    守在刑场的羽林卫分站班和游班,站班在哨位不动,轻易不肯说话,黑着一张脸,谁靠近就揍谁。游班的羽林卫则不一样,听见这群才被放出来的倒霉农人议论,就含笑解释道:“他也坏事啦。你们放心吧,咱们主子来了,这群假传圣旨鱼肉百姓的坏官一个也跑不了。”

    “嚯哟,你们老爷怕不是戏文里说的钦差大臣吧?差爷,看你这么气派,京城来的?”

    那羽林卫就笑了笑,心中暗想,钦差大臣?跟着我们老爷出门的,都是钦差大臣。

    次日,一直绷着神经跟在微服私访的皇帝屁股后边的海州守备将军赵温赶到,随行的还有二千守备军,直接进驻海沙县。

    若非大事要事,守备军通常不会轻易出动,两千守备军进驻当日,当地百姓就沸腾了。

    原来皇帝就在海沙县衙!

    平时最大的官儿就是县令,如今家门口来了个皇帝,满城百姓都想看热闹。然而,紧赶慢赶冲出门去,也只看见守备军,莫说皇帝,皇帝的仪仗都没看到一片。有好事者堵着守备军就问:“咱们老皇爷走啦?还没给他老人家磕头呢!”

    守备军军纪向来松弛,没两下就给问出了话:“他老人家微服私访,见不得这海沙县的县令鱼肉百姓,现在去解救被强征的农户去了!去哪儿了?这得问我们头儿,我们哪儿知道?”

    谢茂先去了就在城郊的“小园子”,就是海沙县衙组织集体卖|淫的地方。

    那地方看上去不起眼,从官道下来,往山里走了半里路,就是个东西三进的园子,墙修得很高,大白天的门户紧闭,羽林卫破门而入,惊出了一帮子看门守院的打手,居然还很有几个高手。

    跟着谢茂出门的五百羽林卫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收拾个乡下窑子没什么难度。

    破开门之后,衣飞石随侍谢茂进门,只见里头莳花弄草,倒是十分清雅秀致。谢茂对逛窑子比较有心得,看得出这就是照着京中大门户的妓馆所建,就在庭中稍坐。

    羽林卫四下搜罗,很快就把前院后院的妇人解救了出来。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