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嘉平关纪事 > 1736 东郭先生6.0
,跟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想不知道也难。当年这个书院设立的初衷,并不是对外招生的。与其说它是一个书院,不如说它是托管的地方。因为出资建立书院的人家里有很多孩子的年纪都还小,不适合去官学念书,但总要有个地方管着他们,免得他们成群结队出去惹祸,或者家里的人一个不留神没看住,摔伤了或者怎么伤了。”看到金菁一脸的惊讶,她笑了笑,“这可不是胡说八道啊,因为之前出过这样的意外,所以,书院的大老板们才有所担忧。”

    “也就是说,这所书院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要培养什么状元之类的?”

    “那是当然了,这些大老板家里不缺状元,不需要状元,这些孩子以后也会过得非常的好。只是到了后来,文臣家里、还有一些富商家里送孩子送的多了些,那些建立书院的人家,家里的孩子几乎就不往书院送了,慢慢的,也就没有人知道,书院真正的主人是谁了。”

    “书院真正的主人?”听沈茶这么一说,金菁更好奇了,“谁啊?”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兄长,听话听音儿,你品品大将军的话,难道品不出什么滋味儿吗?”

    “品品?”金菁想了想,朝着金苗苗摇摇头,“想不明白,你就直说吧!”

    “兄长,这个书院呢,最开始的出资人有轩辕家、沈家、薛家、还有夏家,后来西京城中的几个王府,以及宫里也掺了一脚。”金苗苗放下手里的茶杯,轻轻揉了揉自己的手腕,说道,“你明白了吧?”

    “嗯,懂了!”金菁点点头,看向沈茶,“可是从来没听你提起过。”

    “书院这些年一直都是托付给了皇伯父和代王叔管理,况且,我们这些人里面,还没有牵扯念不念书院,念什么书院的问题,也就没提起过。”

    “因为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金苗苗看了看沈茶,看到她神色不变,又继续说道,“这个书院的日常事务,就像刚才大将军说的那样,托付给了代王府,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没人知道书院到底是谁的。不过,就算是这样,书院的营收还是按月送入各个府邸的,哪怕沈家和薛家已经搬到这么远了,也是固定的日子往这边送银子的。”

    “这可真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是不是没想到?”沈茶一挑眉,笑道,“碧麓书院呢,只是几家勋贵、王府为了给自家孩子找个可以玩的地方才建的,有地方念书、习武,还可以凑在一起玩儿,多好的事情,是吧?省的言官盯着,说他们是纨绔子弟,说他们不务正业,说大人们不会管孩子,天天拿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去朝堂上说。”

    “这确实是他们喜欢干的事情。”金菁嫌弃的撇撇嘴,“这样一来就堵住了这些言官的嘴,让他们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大家都耳根子清净。只是,最开始找的授课的老先生,规格就这么高?”

    “比这个高。”沈茶笑了笑,“你也知道当年轩辕家也是很有名望的,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可都是很敬仰轩辕家的。”她说完,就觉得自卖自夸的意思,不太好意思的摸摸鼻子,“反正大概就是这么回事,轩辕家出面找的人,院长、山长和授课的先生,都是从宫中的讲习,还有翰林院致仕的老先生,其实听到这几家人想要弄出院,他们都是自我推荐过来的,提的要求也没有那么过分,管吃管住有书看就可以了。”

    “明白了,看着是来看小孩、给小孩启蒙的,其实是惦记藏书的,对吧?”

    “小菁哥哥说的对,确实是这么回事。只是后来……”沈茶轻轻叹了口气,“出了一些事儿,这几家就不往书院送孩子了,书院这才开始对外招收学生,官宦子弟和商贾家的孩子才有机会进入碧麓书院学习。”

    “出了一些事儿?”金菁看看沈茶,又看到金苗苗给自己使眼色,了然的点点头,“明白了,懂了。”

    宁橙看看金菁,看看沈茶,露出一抹苦笑。

    “那些官宦人家要是知道,他们打破头想要送孩子去的碧麓书院,居然是主动给大人们送银子,他们心里怕是膈应死了。但膈应归膈应,心里别扭归心里别扭,他们还是得把孩子送进去,毕竟西京城附近所有的书院加在一起,都没有碧麓书院的条件好,虽然贵,但从碧麓书院出来的学生,无一例外的都中了进士,只是名次不同而已。”

    “自陛下登基之后的这几次科举,碧麓书院的学生每一次都参加了科举,水平确实是明显比其他地方的学生高一些,名次也更往前一些。”

    “大将军知道这些?”

    “当然知道了,这书院怎么说也是自己家的,多少要关心一下。”沈茶点点头,“对于这一点,陛下还是很满意的。”她看着宁橙,“当初宁昌国虽然是礼部员外郎,按照书院自己制定的规矩,他可是没有资格把宁昌年送到书院里读书的。”

    “什么规定?”

    “碧麓书院的规定,西京城的官宦人家想要把孩子送进碧麓书院,必须要在西京城待够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