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学霸也开挂 > 第三百六十四章:医疗内幕
,说句实话,诸位老师和专家都是这个行业的翘楚,如果可以来我们科研所的话,对于我们医学事业的发展,骨科的发展,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长久之计!”

    “如果诸位老师不嫌弃的话,我这里倒是有一些合同细目,各位老师可以看了看。”

    说着,莫妮卡身边的秘书把一份报告分别传给各位协和的专家和教授。

    众人接过来一看,细细看了起来。

    本来就只是一份细目,所以篇幅并不是很长,而且没有那些繁琐让人一看就烦的东西,简简单单几条。

    众人看完之后,顿时眼睛发光!

    基本上,白烨上面写的东西就是你有多大的价值,给你多少酬劳,比如你完可以在协和空余时间参与到研究所内,甚至你不需要参与也行,研究所内可以分出一些细化的子课题,你可以以竞标的方式得到这些课题项目,你可以回到协和去做,也可以在这里做,都没有关系。

    每一个课题都有充足的经费,你只要把课题申报上来,通过专家组的审核,就可以去做,完成任务有奖励。

    其实,你也可以理解成一个接任务的地方,你可以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承接一些科研项目。

    关键是这上面的收入很客观!

    资金的充足让众人感觉到恐怖!

    财大气粗?

    就连高岳阳也是皱了皱眉头,因为普通课题几万块钱就能做完,因为里面是没有劳务费的,而白烨直接把劳务费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分发。

    在国内科研资金以及课题经费中,劳务费基本上没人写太多,可能一个5万块钱的课题,你也就写个三五千的劳务费,撑死这么多。

    可是白烨却一反常态,除了基本的实验经费,白烨在科研经费中把劳务费扩大!

    一个五万元的课题,如果最后可以审配通过,可以获得2-3万的奖励金,也可以算作是劳务费。

    这样一来,无疑增加了所有人的积极性。

    其实,国内科研经费5万元也不少了,但是很多时候,这些课题真的有人会去做吗?当然不一定了,甚至很多大型课题,几百万上千万的课题为了结题都是胡编乱造的结论。

    这是一个现状!

    那些钱哪儿去了?

    好的,我给你举个例子:

    某课题经费10万元,那么可能里面有一个需要记录试验步骤,可能就需要买一个摄像机,如果需要处理数据,那么可能需要购买一台笔记本,嗯,或许是游戏本也说不定!

    甚至差旅费只要有发票就可以报销,当做会议费来报……

    这些归根到底下来做试验需要购买的消耗品买不买?可能会买吧,谁知道呢?

    试验最后,摄像机,手机,笔记本电脑哪儿去了不想而知。

    当然了,这种人或许只是少数,但是说明一个问题,变相的把实验经费转移到了别的地方。

    而白烨干脆利落的把却把劳务费放到明面上来,而实验仪器我们完可以给你配备完成,你只需要带领你的团队来做就行了。

    其实,每一个教授都其实就是一个团队,他下面的博士生、硕士生都是他们的团队成员。

    所以很多地方都称呼自己的导师叫老板,而不是老师。

    这也说明这么一个问题。

    大家面面相觑去了一眼,眼睛纷纷是浓厚的兴趣,不要以为这些专家不缺钱,可不是这样的。

    在京都,没人敢不说自己不缺钱。

    而且,这些专家教授,很多都是挣着学校的工资,偶尔参与一些课题,有的在医院的可能收入稍微丰厚点,但是大多数并不多。

    白烨也没有催促众人,相反,他笑了笑,对大家说到:“各位老师也不要着急答应或者拒绝,回去可以慎重考虑以下。”

    众人点了点头,虽然白烨的想法很诱人,但是还没有让人们立即答应的程度,这个事情不是小事儿,到了他们这个岁数和年龄,做事儿考虑的东西也比较多,白烨这句话恰到好处的给了众人一个退路。

    回去之后第三天,高岳阳和一众院系领导正在商讨一件事。

    那就是关于白烨骨科研究所设立为协和医学院博士生流动站点的事情。

    这件事和把白烨作为医院的教授都不太一样,因为博士生流动站相对来说高端了很多,要承担很多协和的大项目,这也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说法,相当于一种深度合作。

    就是把协和的师资,科研,等尖端力量和白烨的骨科研究所合作,共同承担起培养博士生的工作。

    博士点和硕士点差别很多,这也是目前很多大学还没有成为博士点的原因。

    而且,其实这个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协和那些拥有博士生资格的导师专家和白烨研究生有一个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