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孩子住在贾家从而错过了一次赏赐,当然就算知道也无可奈何,总不能为了这次赏赐就赶紧搬出去吧。因为林海不在京中,林家又借住在贾家,所以林家这个年过得并不太烦扰纷乱。但是贾敏还是很忙碌的,不仅要打点送往有交往的各家的年礼,还要收取各家送来的年礼,清点各处庄子上送来的年货并银子等物,……登记造册,入库点封。还有家中主子奴才过年的新衣裳要裁,家里仆役,外面铺子和庄子上人手的过年福利,各处赏钱。还要预备着年后搬家的一干事宜,……真的忙得脚打后脑勺,不可开交。最后忙不过的贾敏干脆将搬家的所有事体交付给三玉,让她们草拟计划,安排一应事体,她在后面揽总,查漏补缺。

    转眼就到了年三十,一早,身为二品诰命夫人的贾敏就穿上命妇朝服,和贾家有诰封者按品级身着朝服进宫朝贺领宴。过午贾敏才回来。贾家祭祀宗祠和她无关,贾敏自在家里休息,晚间他们一家在荣禧堂后楼和贾家人一起用过家宴,就回到西跨院守岁。

    既然在贾家过年,少不得要见见来贾府贺节来的亲友。平日里常见的,不常见的亲戚如同走马灯一般集体闪现。虽然贾敏是贾家的女儿,可是她已经出嫁多年。纵使回京之时,曾经过府拜访过几家亲戚,不过都是有长辈在的人家。依附宁荣两府而生的贾家亲族经过多年繁衍,前街后府又多了不少人。贾敏好多都不认识,而且好多都是小辈,她都不知道散出了多少个荷包,多少金银锞子,就连为了防备不够打赏而特意套在手上的金镯子都摘了几个出去。

    贾敏只觉得她的脸都要笑僵了,她倒不是心疼钱,只是虽然有凤姐在一旁提点,可是人太多了,见个面说两句话,还没等留下什么印象就退了出去,因此虽然散了那么多钱出去,可是不认识的还是不是认识。清玉釉玉他们五个和贾敏遇到了一样的问题,一通磕头问安下来,也没记住几个人。不过他们在贾家族人面前这么正式一露脸,倒是博得赞誉一片,让贾敏好生骄傲。

    初六荣国府请两府亲朋吃酒看戏,忠靖侯史鼎夫人带着湘云过来吃年酒,走时,湘云被贾母留了下来。在贾母房里,湘云拉着贾母的手撒娇,“去年冬日里云儿在家眼巴巴的盼着老太太派人来接云儿,没想到怎么盼都没盼到人来,可见是有了外孙女就不疼云儿了。……”边说变飞快的扫了黛玉一眼。

    不等贾母说话,湘云又一一点过去,道:“老祖宗事情多,又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可是你们呢,你们也不帮我在老太太跟前提点一下。哼,可见是有了新人忘旧人。有人陪你们玩就忘了我。……”虽然府里去年来了薛林两家,但是在座的都知道史湘云言语中所指的新人乃是黛玉。一干人笑着正要说话分辨,被宝钗抢在前面,她上前拉过湘云道:“云妹妹,我那有东西给你留着,本想着打发人给你送过去,你来了正好。”说着拉走了湘云,借此把刚才的话题岔了过去。

    刚才湘云说的话,大家只当是小姑娘的玩话,虽然带着一点点抱怨,可是并没有谁放在心上。只有贾敏深想了一下,觉得湘云说的可能是真心话。在林家未来之前,贾母疼她,时不时的接她过来住,她和宝玉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两个人玩的也好。但是在林家来了之后,因为黛玉的存在,不管是宝玉还是贾母都为此分了心神。蛋糕就那么多,多一个人,就意味着原来的人得的要变少,何况蛋糕并不是平均分,新来的占了大半,这样一来,下剩的就不多,再分到每个人头上,变得更少。其实三春未必不嫉妒,只是不肯像湘云这般直白的说出来罢了。

    初八那天,贾母和王夫人拜了影回来,贾母进屋一面脱掉身上的大红猩猩毡的斗篷,一面和王夫人和凤姐说道:“明日府里请世交故旧吃年酒的事体都准备好了吗?路上的积雪可清理干净?明天来的虽然都是世交,可是都是贵眷,我们可不能有招待不周之处。”

    凤姐笑着下保证:“老太太放心,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就是路上的积雪清理时我都安排小子们盯着,而后我不放心,又带着几位管家娘子将所有的路径走了一遍,亲自查看过,绝对没问题。”

    贾母点点头,出去一上午,她也累了,让王夫人和凤姐下去,在鸳鸯的服侍下歪在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