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之常情。不过几个孩子看到这种情形,都郁郁不乐。

    因要扶灵回姑苏,所以府里在忙着林海丧事之余,还要收拾东西。府里贵重之物大多早已收拾好运了出去,现在收拾的都是众人常用之物和屋里的摆设器具。举家搬迁,东西实在太多了,不说能不能一次搬完,只说路上东西太多也未免太打人的眼,若是就地发卖,时间紧,不免被压低了价钱。因此贾敏大都搬到原来存在东西的宅子上,安排妥当人看着,将来随着进京的船,一点一点的运到京里去。不好带进京中的,也可以慢慢变卖。

    收拾好东西。将想走的家仆遣散,又挑出那奸猾的打发出去,筛选出十几房忠厚可靠的家仆。给林海做过水陆道场,贾敏带着几个孩子和几位姨娘扶着林海的灵柩回到了姑苏。虽然上次因为给婆母办冥寿,贾敏曾经回过姑苏,但是她在姑苏停留日短,没有去姑苏的宅子住,而是住在了客栈。每日里除了办法事都是坐着马车匆匆而来,匆匆而去,闲余时间,贾敏还得接见姑苏这边听说她过来前来拜访的官宦乡绅的各位夫人,所以贾敏和林氏宗族这边的人没什么接触。

    这次,贾敏一行是必须要住到姑苏老家的宅子里去了。姑苏老家这边宅子,乃是早前建的一个三进的宅院,里面住着几位林海之父的几位姨娘,还有上一辈的通房大丫头。贾敏一行人到了姑苏,挑好时辰,准备下葬林海棺椁之时,林氏宗族来了几人,在里面横栏竖阻的,不允许下葬。因为贾敏没有预料到这种局面,带的人手不足,讲理又讲不通,眼看就要误了时辰之际,还是贾琏拿着国公府的名帖请来了苏州知府,弹压了下来,从而使林海顺利下葬。

    贾敏被林氏宗族的人气得手都打颤,几个孩子更是恨得咬牙切齿。难怪书中紫鹃以林家人要接走黛玉试探宝玉心意,贾母说林家人都死绝了。就今日所见,姑苏林氏宗族这般无赖之行径,还不如都死绝了的好。纵使发死人财也没有这么个发法,不说林家已经从林氏宗族分了出来,祭田和坟茔之地都属林家所有,人家这边下葬,你却拦在里面,说什么不拿一千两银子不允许下葬,似乎那地界是他们的一般!真让人无语!

    气归气,贾敏没忘了正事。吩咐下人备出一份礼来,派人给苏州知府送去,并致以谢意。因为还在热孝里,不好上门,免得冲撞了谁。贾敏也以这个理由推却了苏州知府请贾琏和霁玉赴宴的邀请,只贾琏一个人上门。本来,贾敏想着贾琏将他们送到姑苏,林海下葬之后,就让贾琏回去,只是林氏宗族的人每每上门吵闹,让贾敏一家不得安宁,贾琏不放心,就留了下来,想等贾敏她们过了百日热孝,一起回京。

    在林海去世,林家办丧事之时,京中宁国府也有白事。在贾敏一行离京不久,秦可卿就死了。不过和林海的丧事相比,秦可卿的丧事可奢华多了。贾珍恨不得代秦可卿去死,又因为宁府事他当家作主,无人能够约束,所以越发恣意奢华,不吝钱财,大操大办起来。不仅将薛家原来给义忠亲王预备的棺木拿来使用,而且为了丧礼上好看,又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从大明宫掌宫内监戴权处给贾蓉捐了个龙禁尉的美缺。

    尤氏见贾珍这般大张旗鼓的为秦可卿办丧事,心中气恼,想劝贾珍几句,却见贾珍拄着个拐杖四处走动,按制,妻亡,夫齐衰杖期。本该贾蓉居丧时拿的棒,却被贾珍拿在手中,总算贾珍还知道避忌,没有直接将服丧时用的杖拿出来,但是也将尤氏气了个倒仰,胃疼,吃不下饭。后来尤氏干脆借“病”不理事。贾珍在外面支应,□乏术,无法照应到内院,再说也没个男人到内院陪女眷的道理,眼看府里紊乱无头绪,无奈之下的贾珍在宝玉的指点找到了凤姐的头上。凤姐素日最喜揽事,好卖弄能干,因此在贾珍求到头上之后,说服了邢王两位夫人,帮着宁府管起事来。

    且说,秦可卿送殡之日,官客送殡的,除了缮国公诰命亡故,其孙石光珠守孝不得来,当日和荣宁两国公并称的六公中的五公,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德,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也都亲身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