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国潮1980 > 第九百四十七章 合作关系
多。

    要知道,首先,这已经不是宁卫民在讨个人的喜欢了,而是他在赎买整体。

    宁卫民懂得一个道理,办什么事儿都得靠令行禁止。

    光上面下令没用,如果落实不了,就是一纸空文啊。

    如果单让社长高兴,中层管理者从中作梗,基层人员再阳奉阴违,那一样也白搭啊。

    这么一来就不一样了,旅行社上上下下都会满意,推销拉杆旅行箱一事就必定尽力。

    其次,这些旅行社的职员,尤其是导游,那是经常出入机场的,本身就是最好的移动广告。

    就像宁卫民上次去机场送邹国栋那一趟,他不就凭着手里的拉杆箱,吸引来了主动询问的顾客吗?

    长此以往下去,那销售量还会低吗?

    还有,宁卫民送出去的是商品,计算的是没商业附加值的净成本。

    可在对方的眼里,他们所收受的礼物却是以市场销售价来计算价值的。

    所恐怕不少人都会以为宁卫民是一气儿送出了价值几百万円的礼物。

    这么土豪的大手笔,自然会让对方佩服,狂刷信任度和好感。

    再有,也别忘了,宁卫民他还不是一般人。

    对于三家公司来说,他的地位很特殊,也就不能把他的经营成本等同于一般的海外代理商。

    别说押金没有了,合同可以后补,价钱是最低价,就连拿货他都不用出一分钱。

    他送出去的所有拉杆旅行箱,都是皮尔卡顿、金利来和易拉得三家公司自己出运费给他送到日本来的。

    实际上,他付出的钱,只是清关提货时付的关税。

    等卖掉货,他先拿走一份代理费,才会给三家公司的账上回款。

    所以他这么送礼自然没有多少资金压力,完送得起。

    而且送的越多,合作单位就越多,卖的货就越快,反而他账上会越宽裕呢。

    至于最后还有一条呢,什么事儿都得讲究有来有往啊。

    反过来,那些惊叹宁卫民如此手笔的旅行分社,自然也要尽力做对等的回应。

    哪里还好意思让宁卫民再花钱请吃饭,请花酒呢?

    这些当然就是对方包揽的事儿了。

    所以无论是大吃大喝,还是消费券、回礼,可都落入宁卫民自己的兜里了。

    看看吧,这里外里,这小子有多划算啊!

    完是把以权谋私的精神和本事发挥到极致了!

    可这样的中饱私囊,谁又能说出他的不是来呢?

    怕是大师、宋华桂和曾老板都在这儿,眼睁睁瞅着他这么干,也没法怪罪。

    反而还得夸上他几句,关心备至地说——真是辛苦你了!要注意身体啊!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对于一项合作而言,最终的结果是好是坏,哪怕合作双方关系再和睦也没用,还得看能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符合双方谋求的共同利益。

    不过在这一点上,宁卫民的拉杆旅行箱完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

    要知道,越是体力不佳,有长途跋涉需求的人,越能体会出这东西的好处来。

    签订合同之后,宁卫民分别把数十个,上百个不等的拉杆旅行箱,送到这些“大和观光”的旅行分社。

    没想到到很快就被推销出去卖掉了。

    这样一来,不但旅行社的职员们因此得到了不菲的额外佣金,更提升了他们卖力推销拉杆旅行箱的动力。

    关键是免费使用拉杆箱的导游,以及购买了拉杆旅行箱的顾客们因为率先使用了这玩意,在旅途中出了风头,实实在在省了力气,极大提升了旅游体验,口碑和反响极佳。

    为此,参团的每一个没买拉杆旅行箱的游客,几乎都因为亲眼所见的反差后悔了。

    打算回去就要买,急不可耐在旅行途中就跟导游订了货。

    不少人还主动把有旅行需求的亲戚朋友推荐给了“大和观光”。

    这更进一步促进了拉杆箱的销售以及“大和观光”旅游产品的销售。

    这一来,那还了得啊!

    用股市里的一句话形容,那叫戴维斯双杀啊!

    “大和观光”的销售和导游们尝到了甜头,觉得这钱不就跟白捡一样啊!

    那还不都跟打了兴奋剂一样拼命推销啊。

    就这样,拉杆旅行箱的销售量呈现出病毒式营销的效果,开始急速增加起来。

    头几天还每天几十个不等的往外走货呢。

    没想到一周之后,居然是每天二三百个的卖货了,而且还以极高的趋势在增长。

    宁卫民前期库房存放的三千六百多个拉杆箱,预计起码得卖俩月的货物,居然没到十天就下去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