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国潮1980 > 第九百八十三章 收获满满
说会道,懂得活跃气氛的掌柜,待在这个大酒缸里,就能够感到轻松自在,无拘无束。

    虽然不是推杯换盏,也没有划拳行令,但仅凭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谈,酒客们就能其乐融融泡上多半天。

    大家伙杯中的酒就像是精灵,让一个个来这个大酒缸跟它亲热的爷们儿,都成了自由自在的活神仙了。

    这是多么平和,多么散漫的心态啊。

    宁卫民甚至情不自禁的有些感动,不免这样去想。

    同样作为大众平民的公共消费场所,可三十年后的人大多只熟悉从西方社会传入的酒吧,真没几个还了解咱们过去曾经盛行的本土酒馆了。

    要是实事求是的说,如果刨除崇洋媚外、找刺激泡妞和小资情调的因素。

    单纯仅从喝酒和聊天的角度来说,这京城的大酒缸恐怕比西式酒吧更有意思,更健康,更有益于社交与放松,也更人性化。

    但最难得的,还是这大酒缸,绝不存在把顾客当韭菜割的做法,绝不是成天变着法提价让顾客交智商税的。

    反倒是愿意为了顾客让利,做一些看起来不是那么划算的买卖。

    因此也就透着真诚,能积攒下人情。

    只要这份初衷不变,永远都会是附近居民们的第一选择。

    这简直就是国产的萨莉亚啊。

    不,这甚至比萨莉亚还牛。

    因为京城的大酒缸能提供给顾客的已经不仅是实惠的吃食了。

    这里还有娱乐、文化、交际和人情的精神享受。

    你说牛不牛?

    恐怕谁都得承认,买卖只有做到这个份儿上才算是圆满。

    开买卖的能挣钱,合法纳税不说,还能挣人情,挣口碑。

    更能给顾客们带来一份幸福感,有益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所以对比记忆里满街是连锁快餐店的京城,对比上辈子连买个小二都得六块钱的京城。

    宁卫民是真心希望,这一世的京城能多几个像这样卖散酒的大酒缸。

    他也真心觉得,这买卖其实很值得一干。

    虽说日后的房租高涨对会是这样的买卖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

    可康术德今天也跟他说了。

    过去京城的大酒缸门外左右是买小吃的。

    往往这么一个小店,能把卖烤白薯、卖包子的、卖馄饨的、卖炮羊肉的、卖烧饼的,给招来,养活一大票的人。

    这也就是说,真要琢磨透了这大酒缸的道理,也就是牢牢掌握了流量密码啊。

    之后拿流量变现的事儿,对他还是个难事儿吗?

    经历过网络时代人都懂得,剩下的无非就是“羊毛出在狗身上”的戏法了。

    总之,正是因为来了这趟大酒缸,宁卫民忽然明白了,原来想让一个商业区或者是旅游区繁荣起来,一点都不难。

    如果现在再让他重活一回,再次替天坛公园出谋划策的话。

    他一定会用更聪明,更轻松,更容易的法子去增加天坛的游客数量,提供公园收入。

    根本就不会再费那么多心思,为天坛出那么多标新立异的主意。

    现在看来,过去他的做法,着实是有些愚笨了。

    至于说到张大勺给出的几条建议,宁卫民也是如获至宝,深以为然。

    打回去后的第二天,宁卫民就来到了坛宫饭庄,召集了江大春和小查来试验。

    不出所料的是,名厨就是名厨。

    他们按张大勺给的方子,交代的法子一试,果然效果斐然。

    别的不说,用这出汁的法子制作出的干贝柱高汤,干海带高汤就很了不得。

    用来下面,煮馄饨,倍儿鲜,对口感的提升效果非常明显。

    不但尝过的厨师都说好,宁卫民更是一下子就尝出了日式海鲜拉面的那种味道。

    他惊讶地醒悟到,弄不好这就是日式拉面的最大奥秘啊。

    于是他直接就下令,把这法子应用到楼下小吃店去了。

    结果没想到,当天市场就有了反应。

    什锦汤面和小馄饨这两样儿,居然也成了能够售罄的东西。

    好多中午来点心店点这两样的顾客吃过之后都追加了。

    不但留下了不少称赞的声音,甚至好些人中午刚吃过,晚上就又来了。

    只可惜这些主顾都未能如愿,因为他们想吃的东西不到下午四点就卖光了,只能等明天了。

    还有那素鱼翅,用猪蹄做的彷生熊掌也够绝的。

    别看那素鱼翅,只是用粉丝、鸡脯泥、五花肉、虾仁、鸡蛋,掺上菱角粉,加上黄酒和冰糖做出来的假玩意。

    可是用烧鱼翅的法子,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