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国潮1980 > 第一千七十五章 菩萨
名车,花束,贵金属,高级餐厅,高级酒店,一样不能少。

    请女孩吃一顿正餐不能少于五万円,平均一人十万的也属于正常。

    小礼品不能低于一万円,三四万円最宜。

    一个月三场演唱会,一周一场电影属于常态化。

    甚至这还不算,五只舔狗被一个女人分头牵着绳子溜的现象也开始泛滥。

    反过来宁老板就不一样了。

    物流赎买海外文物无偿捐赠给国家,还是给街道修厕所,赔本办书社。

    都尽心竭力,却又深藏幕后,不图利,不求名,哪件事也没存丁点儿的私心。

    即便是像把皮具三厂定为拉杆旅行箱的服务商,还有探班剧组送来的这些物质,论起来的确存有一定的功利性,他是作为商业项目来运作的。

    那他也是把道义和责任感摆在利益之前,保持了自己的操守。

    什么叫站着挣钱?

    不是说不谄媚,不跪舔就够了。

    而是在创造经济效益的时候,还能创造出好的社会效益。

    像宁卫民这样的才是。

    就凭这一点,他已经强过太多的著名企业家和影视名流了。

    何况对于他来说,那一车西瓜和玉米也只是开了个头。

    之后的数天里,他还多次出钱,为剧组采购了方便面、各类罐头,运送到了外景地,用于改善工作人员的生活条件,作为后勤供给的辅助。

    而且关键是人人有份。

    哪怕场工和群演们也分到了手,吃到了他们肚子里了。

    要知道,对于剧组中地位最底层,谁都可以呵斥几句,指手画脚的场工和群演来说。

    剧组最多的是爱充大个儿的,越权管事,随意指挥或苛责他们的人。

    绝少有剧组人员会像宁卫民这样和他们说话客客气气的人。

    尤其是分发吃喝的好事和降温福利哪儿能轮得到他们?

    说句不好听的,就因为不是正式在编的人员,就连他们自己都接受那种不平等的地位。

    可宁卫民偏偏还能想到他们,这简直不可思议。那怎么能不感动呢?

    特别是在正式拍摄隔河激战的那场戏的时候,因为现场没有足够的姜和红糖熬姜汤。

    宁卫民担心群演泡在水里会生病,主动为他们叫屈,不但说服中日两位导演多等了一个小时再开拍。

    而且他是自己开车专门为大家还跑了一趟市里。

    才及时采买来了大批生姜、红糖,最终保证了所有群演拍完戏后能有碗热乎乎的姜汤暖身子。

    至此,经过这件事后,所有的群演背后无人再拿宁卫民和女主演的事儿溜舌头了。

    反而看待宁卫民,众人目光均有感激之意。

    等到宁卫民离开剧组的时候,更是引得不少群演主动站立起来,分布其车两边,目送而去。

    那场面颇有古装剧里,百姓送清官挂靴,送万民伞的意思。

    因为对他们来说,宁卫民已经不是什么财神了,而是菩萨。

    至于对于宁卫民本人来说,这一趟最大的收获除了见到了自己的爱人松本庆子,以解长时间没见面的相思之苦。

    同时完成了求婚这个重要的仪式,基本算和庆子一起敲定了彼此的终身大事之外。

    另外他也算是有了片场探班的经验了。

    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和接触,他不但对电影制作的具体方式和多方面开销更具了解。

    对于进一步怎么利用中日两国不同的政策和资源去扩大影视投资,提前占领文化版权高地,为自己未来的商业帝国,增加文化性的砝码也有了更成熟的计划。

    可以说真是不虚此行,其意义远比表面看上去要重要的多,旁人是绝对无法理解的。

    而且关键是这段日子过的还挺愉快的。

    虽然他和松本庆子都不能像那些不负责任的明星扔开剧组,跑到他们想去的地方单独幽会几天。

    但有了专为松本庆子改造好的房车,他们待在外景地里也并不算苦。

    甚至当他们两个单独躲在房车里卿卿我我的时候,还凭空多了几分野趣和浪漫。

    而最有意思的是,毕竟是拍戏现场,还是战争戏现场,那可长的见识,可看的乐子简直是太多了。

    比如说群演们的日军和国军遭遇袭击。

    这种场景往往需多次试戏才能拍摄,因为十有八九会有人笑场。

    明明是生死大战的剧情,但群演们的脸上却总挂着要奔向新生般的笑容。

    这要放在电视剧都是不好敷衍的错误,就别说电影中了。

    所以无论中日,两位导演都是气得七窍生烟,急得五脏欲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