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国潮1980 >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互补
识宁卫民了。

    「你今儿是没少喝吧?才没听明白我的话。我问问你,既然是好买卖,旁人当然也看得见,那为什么你们公司叫停了?再说,你和皮尔卡顿是有雇佣关系的,你要做这笔买卖,很容易牵扯到法律问题。你接手过来要是亏钱了,自不必说。要是赚钱了,以后公司反悔了,产生法律纠纷怎么办?即便是你把合同签的再严谨,可这事也难保不被你公司里的其他同事知道。到时候因为眼红你,难听的话必然不少,你又该如何自处?」

    宁卫民这才知道江念芸有着什么样的担心。

    当然,这不能怪他,也不能江念芸,主要还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

    宁卫民还清楚的记得,上一次,他和阿霞哪怕在停车场合作一事上哪怕有了共识,但因为彼此掌握的信息不同,最后还是免不了要唇枪舌剑扯皮一番呢。

    差一点就谈崩了。

    所以说,商人要想和合作伙伴达成信任,拥有默契。

    就一定要不怕麻烦,在合作之前,把应该让对方的知道的信充分披露才是。

    必须让对方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东西,尽力缩小双方信息差,否则就谈不成合作。…。。

    哪怕是对方很可能已经知道的事,也不要为了图省事而不说。

    因为从你的嘴里告知对方,和对方从别处知道是不一样的。

    "这无疑会严重影响相互的信任的基础。

    「您说的话都有道理,我承认。不过您放心,这买卖也真的是能挣钱的好买卖。我们公司叫停,其实只是嫌弃利润少,太费力罢了。用他们的话说,干这个,挣得是卖白菜的钱,操得却是卖白粉的心,还影响皮尔卡顿的品牌档次。人家眼高,看不上嘛。不过要对我个人而言,干这个其实正合适。投入和产出的性价比对我来说,已经很划算了,干西式快餐不但比经营中餐省事,关键是前景远大。国内目前还没有什么正经的西式快餐,这就是一片市场空白,您想想看,未来哪怕国所有的一线城市,我能每个地方开五家店,我也能拥有五十家分店……」

    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的宁卫民尽量和缓语气,放慢语速,逐条对江念芸的担心予以解释。

    「至于法律纠纷,其实根本不存在。因为我在皮尔卡顿华夏总公司,可并不只是个普通员工,我的地位比较特殊,除了职务较高,而且还是皮尔卡顿华夏公司的股东。另外,这样的交易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其实早就和公司就多个领域在进行合作了,并且赚到了不少的钱。比如易拉得公司开发的旅行箱、领带,就是我和皮尔卡顿还有港城的金

    利来三方合作的。您放心,我和我的两个老板私人关系非常好,利益也一致。否则,要不是他们愿意支持我,我也不会有今天的一切。何况合同我也会签的很严谨的,力保产权清晰,交易明确,所以没人会说三道四的。哎,对了,过几天我把我鼓捣的旅行箱给您送几个来,您现在用的这些箱子已经过时了,连轱辘都没有,外出用着太不方便了。」

    这些话果然有效,尤其是最后几句题外话,也足见宁卫民的关心和孝心。

    「嗯,你说的这些我倒是没想到。看来你倒不是只凭一时兴起就做出的决定。亏你时时刻刻都想着我,我还真想看看你发明的行李箱。那姑姑我就谢谢了。」

    江念芸思量了一下,脸上懂得担忧之色开始消散。

    「不过,你也别着急,我还有几句不中听的话要说。你想过经营不顺利怎么办嘛?你怎么就能保证一定赚钱呢?做买卖总有风险的,万一……」

    「我的四姑姑哎,谢谢您替我这么着想。可我也跟您说句心里话,这件事压根就没有万一。」

    宁卫民充满自信的插口打断,他不打算让江念芸再浪费吐沫了,干脆和盘托出。

    「您别不信,我不是吹,我也懂得谈事情不该一口把话说死。可国内目前的商业环境,您和表哥确实还不太清楚。您得容我再跟您好好说道说道。」…。。

    「别的不说,就说为了引进外资和技术,政府给这外资企业和合资的优惠真多,多得让国营单位都眼红。除了有两免三减半的优惠,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优惠,而且都是刀刀见红最实在的优惠。您想想,就连买汽车都是不带税的,这就得多少钱哪。但是,外资企业也受限制,比如说暂时不能进入商业零售领域。」

    「至于我们皮尔卡顿华夏公司却是个另类,完不受这条限制。既能开专营店,也能开自己的餐厅。为什么?就因为皮尔卡顿先生坚定看好大陆内地的外来,是最早进入华夏的欧洲企业,而且每年能给共和国创造大量的外汇,才获得了上头开绿灯的专项政策关照。否则,我们公司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成为共和国境内的服装业老大,行业第一?」

    「所以您琢磨琢磨,这连锁快餐厅的营业执照是那么好拿的吗?为什么京城,眼下只有义利一家本土企业在做快餐啊。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