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一百零五章 渔船
那们的鱼卖吗?”

    “当然卖。”

    老铁高兴的看看下面,见其他收鱼的人都不在,连忙道:“咱们镇的鱼贩,数我最大,叫我老铁就行,们的鱼,我可以整船包……”

    “好,下一船就给。”老五说完,又对其他四个渔民道:“们有没有认识的船老大,要能把舵能认路,懂打渔的。每月100,还能抽成。”

    最后一句,让众渔民兴致盎然,马上问:“怎么抽?”

    “卖价的2%给船老大。”

    四人倒吸一口凉气,二话不说,就往外面跑。

    谁没有个相熟的船老大啊,这可是卖好的时候。

    老铁佩服的看着老五,说:“兄弟有本事?”

    老五笑道:“怎么了?”

    “咱们镇子,说的上话的,就是船老大,一个外乡人,能掌住船老大,也就立住脚了。”

    老五于是只笑,不说话。

    渔业公司,很快就顺利开了起来。

    当第一艘船用了6天时间,带着100多吨的鲅鱼、明虾到岸的时候,小镇都轰动了。这时候,再傻的人也知道大船的赚钱。在此带动下,自然有人想办法去购买大船。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小镇处。

    老五趁机做起了船舶租赁的生意,新到的船舶,一半用于自营,一半用于租赁。

    80年代,谁家若是能养一条大船,年赚20万很轻松。但是,若靠渔民自己攒钱,10年也不一定买得起船。但若是以10万元一年的价格租赁,渔民两年以后就能买的上自己的船。

    这笔帐,任谁都会算,租船的人也因此排成了长龙,甚至主动到船运公司工作,以求早日租赁新船。

    要说唯一不好的事情,就是这个大华船运公司的渔船,不许用细网,对每艘渔船的捕捞区域也有规定——每个月,每艘船都得到南朝鲜打一次渔,虽然还是很赚钱,但总是比在近海捕捞,多了两天时间。

    有人偷偷的换了细网,或者夜晚出航在近海捕捞。但没过多久就被陆上的检查员发现,然后丢掉了租赁资格。

    等人家拿着合同找到法院,要求强制执行的时候,谁都不敢闹腾,何况,后面有的是幸灾乐祸,想早日租船的人。

    仅仅一个3月份,老五就上缴了50万的利润,4月初,又有新船加盟,结果当周收益就增加到了25万。

    看到报表上的数字,苏城不由惊叹:“这简直像是又开了一个油井。”

    老五得到赞赏,笑呵呵的道:“要不是为了保护渔业资源,这个数字还能增加一半,有些渔民自己开着船出去,绝户网撒下去,两天就能满船……”

    “他们是自掘坟墓,等到海里没鱼了,以后靠什么生活。”苏城摆摆手,道:“他们做他们的,我们有我们的计划。以后把这个加入公约,凡是和我们的打交道的渔船,就不能用绝户网。”

    老五点头道:“我按的吩咐,建了一个渔民服务中心,帮渔民办理证件,在路上跑腿,为他们子女联系学校,务必保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省下时间赚的钱,肯定比他们用绝户网还多。”

    “不错不错。”苏城重重的一拍老五的肩膀,震的手掌生疼。他的身体在常人中也是极出色的,只是老五的身板太壮实了。

    老五乐呵呵的笑,一会儿想起来道:“对了,叔家的老六也想来,看……”

    “老六还在上高中吧。”

    “是。叔家的坡地多,这两年过的难。我上个月往家寄了100块钱,老六就说不想读书了。”

    “让他继续读。”苏城摆摆手,道:“这样给他说,要是能考上大学,我供他读书,每个月还给50块的零花钱,随他使用。嗯,凡是徐家子弟,都是一样,能考上大学,我出钱……叔家确实过的难?”

    “难。老八还小呢,还要给四姐准备嫁妆。”

    “四姐有对象了吗?我记得,她也上了高中吧。”荆山人在祖上是走西口的,发过财也办过学,得过读书的好处。家里只要能揭得开锅,总不至于让孩子辍学,苏城能读到北大,得多亏了族人的帮助。

    “她和我一起上的学。”老五吁气道:“咱农村也讲排场了,女方的嫁妆要8床棉被,一斤半到8斤的,全不能少。就咱叔那情况,最少得再苦两年,才能攒出来,哪敢谈对象。”

    听到这里,苏城再不犹豫,道:“给家里拍电报,长一点,把话说清楚,问四姐愿意不愿意来,如果愿意,就来帮我干,照样有钱寄回家。如果不愿意,我帮她出嫁妆。老六必须上完学才能出来,要是考不上大学,再说。老八更不必说,好好呆着去。”

    老五应了一声,笑道:“我给寄信吧,几天也就到了,电报老贵的。不过,总得告诉四姐来了做什么吧。”

    “就说做会计,算账。要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