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抗日之浮空基地 > 第二十二章 工业之母


    且苏联被德国拖住了脚步的时候才可以秘密投入生产。

    石油主要成分为甲烷,同时含有少量的乙烷和丙烷以及一氧化碳、氮气等。通过对石油的炼制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以及各种机器的润滑剂、气态烃。通过化工过程,可制得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农药、化肥、医药、油漆、合成洗涤剂等。因此,石油被广泛运用于交通运输、石化等各行各业,被称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黑色黄金”、“经济血液”。石油的流动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只要没有一种新的燃料能取代石油,国际间石油的争夺就不会停止。不可否认,何俊才那个时空海湾地区爆发的几次战争,石油是其背后的重要动因。

    -16等活塞式战斗机需要的汽油来自于石油,“歼一”和后续的涡轮螺旋桨等战斗机需要的航空煤油来自石油,运输车辆需要的柴油来自石油。在原来的中国历史上,燃油部来自国外进口,几乎每进口一吨燃油就需要消耗一吨的燃油。现在有了充足的燃油供给,不但能令空军力出击,还能省下进口的配额,让给其他紧缺物质。同时石油也是其他化工品的主要原料,例如飞机上大量使用的塑料和有机玻璃。

    中国有没有石油呢?相信这个问题中国很想知道,日本也很想知道。1914年美国的克拉普率领的一支打井队,在他们认为最有希望找到石油的陕北到处打井找油,结果一连打了七口井却一无所获。1938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的经理富勒等人又来到中国,到处钻探打井,结果也是徒劳而返。还有其他一些洋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转悠了一圈后,同样两手空空。于是,他们得出了“中国贫油”的结论。为了使人们相信他们这一结论的正确,还搬出了坚信不疑的唯海相地层生油的理论,认为中国大地多为陆相地层,从岩石的种类和生成年代来看,不存在具有商业价值的石油矿藏的可能性。从此,中国贫油的论调甚嚣尘上,鼓噪中华大地。

    但是后世来的何俊才却知道,中国有很多油田可以开采。只不过现在不敢或不能大规模开采。要是这样搞得日本不南进,而是就近解决能源问题,那何俊才就是历史的罪人了。但是这不妨碍中国秘密进行勘探,何俊才甚至还推荐了一个能人。曾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的李四光,何俊才知道后世真是他带领着技术专家在中国找到了一口口油田,甚至还远赴苏丹,帮助他们也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中国政府正是在何俊才的建议下秘密完善自己的石油产业链,通过公开的玉门油田来开采石油和炼化石油。并且也将玉门油田作为中国石油的发源地,培养技术人才,在需要的时候能快速开采出已经勘探好的新油田。

    到1940年底中国已经在苏联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在玉门油田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玉门油田具备了年产10万吨的规模,基本能满足目前中**队的燃油开销。到了1941年底,已经玉门油田已经具备年产25万吨的规模,除满足中**队的抗战外,还支援了苏联一部分。

    特别是到1942年以后,中国政府加强对新疆、青海的控制。盛世才归顺了中央政府,苏联从新疆撤出了自己的势力,力对抗德国的入侵。中国政府开始在新疆克拉玛依,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开采石油,中国的石油产量在1942年底达到了50万吨。除了抗日战争需要外,还有力支持了民用生产,以及支援了苏联的对德战争。

    1943年底,随着各油田开采规模的扩大,以及四川油田、长庆油田(陕甘宁盆地)的开采,中国石油年产量突破了100万吨,对盟国是一个大大的利好。通过对苏联的石油支援也顺利偿还了前期对苏联的债务,这让孙科大大松了一口气,他可是担心抗战胜利后那30年的资源债务负担呢。

    到1945年抗战结束的时候,中国的石油年产量虽然已经达到500万吨,仍不能满足战后复苏的需要。但是在何俊才前期的建议下,中国政府开始对国内的石油资源进行保护性勘探和研究,而是在支援了东南亚和中东的民族解放运动后帮助他们建立石油的开采和炼化工业,中国转而使用国外的石油资源。甚至将一部分石油回灌以前开采完的几个油田。

    *****************

    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