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生在豆蔻年华 > 第110章


    至在下面讨论了起来该用什么样的炸药去炸,怎样布局,怎样善后之类的话题,看说话的语气口吻,不是曾经当过兵的,就是上大学学类似化工等专业的。

    她觉得有些讶异,才刚写了三四十万字而已,没想到能这么火。就算她之前已经为自己做了一番心理建设,告诉自己说:在这个年代里写出修真玄幻魔法之类的,初期的轰动性肯定是巨大的。但是她也没想到影响能这么迅速的扩展开来,毕竟这种修真类型的,一般都要写上百万字,甚至几百万字。三四十万字,也只是铺展出了局,进行完第一个大□而已。

    而且,实话说,修真在初面世的时候,还不一定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呢。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被正统文学所统治的社会,稍微边缘化一点的作品都会被打入异类,终生登不上大雅之流。哪怕像是金庸先生古龙先生等大家写的作品,都出名几十年了,读者上千万都有了,在某些正统文学作家眼里,他们的却还是消遣时候可以读一读,但是千万不能当真的东西。说到文学意义社会影响,更是扯淡。

    哪怕几十年后,当一切都作古,后人挖掘出了这些武侠巨著的社会历史意义,并将这些书和作者捧上神坛,但是在这个时代,通俗文学还是没办法被捧上太高的位置的。就好比现在的学者们研究《金瓶梅》《西厢记》《桃花扇》,是将它们当做古代文学作品来研究的,也将那些作者摆放到了很高的位置,但是在几百年前,这些书却是淫词艳曲,被那时候的正派读书人所不容。正经书香门第的子弟们要是敢在书房里光明正大的摆几本这么些东西,不被老子打瘸腿都是好的了。

    现在看来,虽然这本书不一定能收获多大的文学价值,但是轰动效应,或许可以跟当年的《诛仙》比一比了。或许轮走红速度,还要超出《诛仙》——毕竟那时候萧鼎作者是新人写作的《诛仙》这部作品,苏夏现在在文学界已经小有名气了,在普通民众间也曾多次引起讨论报道,只论这一点,就会有不少读者冲着她的名头来看这本书。

    苏夏哂笑,为了不妨碍后世那些著名的网络问世,她构思这部《天衍》的时候可是煞费了不少苦心,争取通俗桥段可以采用,独特的段落情节一定要原创——一是为了锻炼自己文笔构思,二,也是求个心安吧。

    《天衍》,取的是天道衍衍生生不息的意思。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青天之后,人类见周遭世界风云变幻,诸般奇异之事,奇异之人,遂留下不少传说。人类以为九天之上,黄泉之下,有诸般神灵,神仙之说盛行于世,人们向着自己臆想出的各路神明诚心膜拜,祈福诉苦,庙宇香火鼎盛。但是自古以来凡人无不有一死,但世人皆恶死爱生,遂有长生不老只说流传于世。

    相比较其他生灵,人类或许肉体脆弱,但是人为万物灵长之花并无虚言。经过无数聪明才智之士的钻研,却有一些人确实摸到了修真炼道的边,参透了天地造化,以凡人之身,掌握强横力量,再有各种秘宝法器,远古异兽相帮,竟然可以震撼天地,有神人之威。引的世人一些骨骼精奇之人纷纷效仿,投入修真炼道之路,千年以来,渐渐在神州浩土之上形成规模,开宗立派,流传后世。

    故事背景选为架空,并没有朝廷出现,人类以州府自立,神州大地广瀚无边,东西南北四边是边荒之地,穷山恶水,有恶瘴毒物,珍奇异兽,也有炎黄之战后,号称蚩尤后代的蛮荒异人生存,说是藏于深山密谷,寿命可达万年,却无一人能见。天下人十有八九都居住在中原地区,而其中修真炼道之士更是多于过江之卿。

    因为修真方法的不同,以及正邪之分,神州修真道士分为三山五道八门七宗之多,佛释道三派之间,正邪之间,正派之间,邪道之间,因为门户之见,夺宝之争而起的勾心斗角征伐杀戮,从来只见多,不见少。

    故事引用的是双线交汇的写法,一以男主角苍冥为主,写他自幼孤苦,被正派第一门天道门的一心道人捡回了门派收为弟子,以男主角个人入局,从描写他一个普通少年,经过无数机缘巧合,得到天地灵宝青云剑,收服神兽碧水金晶,又偶然得到佛门正宗的修炼功法,以佛道双系修仙等等传奇经历。